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

我和網吧爭女兒(2005年1月2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4日 10:13

  女兒陶憶從小是個乖乖女,但是自從上了初中,便開始上網、逃學、結識了一些社會上的朋友。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媽媽徐新華每天最怕的是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因為學校一來電話便知道女兒又逃學了。於是媽媽就開始了2年多的拯救女兒行動。媽媽向朋友要了一張大豐市網吧分佈圖,每天奔波於這些網吧。開始的時候,每找到一次女兒,徐新華便把女兒抓回家,進行一番教育。但是女兒的反叛思想越來越強,開始在網吧裏和媽媽吵架,然後又逃的另外一家網吧。最嚴重的一次竟然是連着逃了5家網吧後,媽媽才能夠把她帶回家。

  但是媽媽和女兒的鬥爭還在繼續,不論颳風打雷還是陰天下雨,媽媽始終如一地每天找着女兒。甚至每天凌晨起來不見女兒,媽媽都會起身去找。有一次,為了找女兒。夜半還在馬路上尋找的媽媽遭遇到了搶劫,身體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住進了醫院。但女兒並沒有被媽媽的行為感動,就連孩子的奶奶都對媽媽説:“放棄吧,這孩子沒有希望了。”但徐新華説:“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家長的不努力。我永遠不能放棄。”

  媽媽的行為很快就感動了女兒社會上的一些朋友,他們都當起了媽媽的內線,只要發現陶憶在哪上網便通知媽媽。為了不讓媽媽找到自己,陶憶開始離家出走跑到農村上網。從此城裏的網吧再也看不見女兒的身影。徐新華着急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網上和女兒取得聯絡。可在此之前,徐新華對電腦一竅不通,摸都沒有摸過。可為了女兒,沒有辦法,她只得學習上網。她從侄子那裏要了一個OICQ,開始學習上網聊天。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給女兒留言,只會一個指頭打字的她經常一不小心又把所有的留言刪掉。每天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女兒一定要找。媽媽的苦心終於沒有白費,她的行為感動了女兒,女兒回家了,答應媽媽好好學習。

  但女兒的成績下降得太多,理科無法跟上,已經失去了信心。媽媽認為那麼就發揮她文科上的特長,教她朗誦。女兒不學,媽媽便每天收集大量的讓人感動的文章,讀給女兒聽。讓女兒挑出自己朗誦時的毛病,給女兒做示範。媽媽還採取激將法,讓女兒幫自己修改文章,結果女兒修改過的文章很快被採用。女兒贏得了自信。媽媽的堅持沒有白費,女兒在全國青少年才藝展示大賽中奪得朗誦組第一名。現在已經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附中。

  媽媽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震驚,讓我們感動。陶憶回來了,但依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迷失在網絡中。如何拯救沉迷在網絡裏的孩子,我們請到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陸士楨教授。陸教授告訴我們,孩子上網是他們對新奇事物的一種渴望,網上的許多信息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家長不能一味地堵截。孩子上網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上網成癮。所以家長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還要找到孩子癡迷的真正原因,用其它方法轉移他們注意力。孩子總會走一點彎路,我們要幫助他們,拯救他們,永遠不要放棄。

  敬請關注1月2日18:00交流《我和網吧爭女兒》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