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黃釉豆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1日 14:38
藏品名稱:官窯黃釉豆
收藏者:周照瑛
藏品來歷:周照瑛女士從小喜愛古文物,在留學英國期間,經常去博物館參觀古文物,一次,在市場看中了這對豆,就花了三萬元人民幣買了回來。
藏品特徵:這一對器物每只高26厘米,口徑為15厘米,器物上部有蓋,蓋中有一寶珠紐器,蓋上印變形如意紋物腹部印凸起變形的海水紋,高足,底足直徑16厘米,底部都刻有六字楷書款,大清光緒年制。
相關背景資料:顏色釉瓷器以其迷人的色彩,天然的神韻成為元明清時期制瓷業的主流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許多品種由於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義而被皇家所壟斷。黃色在明清時期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顏色,因此黃釉成為被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窯不許生産。釉是陶瓷的外衣。在中國陶瓷史上,釉的發明和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釉中摻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在不同的溫度中,釉便能呈現出不同的色澤。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是以鉛為溶劑,以鐵為着色劑,在低溫下燒成的。這種黃釉器産生於明代宣德年間,到明代成化、弘治時期,達到了最高水平。它的釉色純正,淡雅嬌艷,又被稱為“嬌黃”。清代從康熙時期開始大量生産黃釉瓷器,雖然也追求明代弘治時期的嬌黃效果,但色澤要比弘治時期的黃釉偏深。嘉靖之後又出現了被稱為魚子黃、雞油黃的黃釉器
鑒定專家:楊靜榮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從事陶瓷鑒定工作35年
專家評述:這是一對大清光緒官窯的黃釉豆,豆呢是作為皇宮裏邊祭祀時候用的器物。這個黃釉的豆造型,是標準的皇宮裏邊用的、祭祀用的豆的造型。它底下有款,寫着“大清光緒年制”,款的寫法呢,是非常標準的光緒官窯的款識。黃釉剛才咱們主持人也講到了,皇家對黃釉控制得特別嚴格,一直到現在景德鎮做高倣瓷器,所有的顏色釉都做得非常成功,惟獨這黃釉做得不是特別成功,他這對豆看起來跟新的一樣,這叫老中見新,老中見新是咱們文物收藏裏邊,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老中見新,同樣的東西這價格就是最高檔的他這對豆呢就是有這個特點,綜合這幾方面,所以給它這個九萬塊錢的價格,是我們專家團商量以後給出的比較合適的當前的價格。
專家鑒定團估價:9萬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