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春秋爭霸 > 正文

《春秋爭霸》(二)流亡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8日 16:28)


齊國首都臨淄復原圖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開始了歷史上的東周時期。也就是從這一刻起,隨著周王室的黯弱,遍佈全國的100多個諸侯國開始了爭奪霸權的歷程,人們把這段歷史叫做春秋。

  公元前685年,齊國公子小白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從莒國向齊國的國都臨淄飛馳。而齊國的另一位公子糾,也正在魯國到臨淄的路上。這是一場特殊的賽跑,誰先到達臨淄,誰就會成為新的國君,而失敗者的命運則是難以預料的。


公子小白和糾流亡的魯國和莒國

  小白和糾,都是為了躲避齊國險惡的政治環境而離開的。有趣的是,當我們翻看今天的地圖便會發現,他們當初逃亡時,並不是遠走高飛,而只是躲在距離祖國最近的鄰國。

  公子糾所在的魯國,和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與齊國國都之間幾乎可以畫上一個完美的等邊三角形,他們潛伏在這條起跑線的後面,就是為了等待起跑的時刻,能夠率先抵達終點。

  當然,就像歷史所記載的那樣,小白贏得了這場賽跑,而公子糾在再次逃到魯國後,還是難逃慘死的命運。後來,小白成為了齊國的新君,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在他的統治之下,齊國強大起來,多年以後,齊桓公召集天下諸侯在葵丘,也就是今天河南的蘭考縣會盟,確立了齊國霸主的地位。


晉文公重耳像

  像公子小白和糾一樣,在各國爭奪王位的鬥爭中,王室貴族流落他鄉幾乎是普遍現象。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晉國的公子重耳,最初逃亡時,他來到母親的祖國狄國。狄國離晉國很近,看來重耳也同樣準備隨時回國,謀取王位。但是,國內派來的刺客接踵而至,重耳不得不開始了他更加漫長的逃亡之路。


重耳流亡路線圖

  重耳先後輾轉來到了衛國、齊國、曹國、宋國和楚國,這樣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流亡者中是極為罕見的。

  在楚國,楚王問重耳將來如何報答自己。重耳沉思良久,説:如果我們兩國交戰,我們晉軍一定退避三舍。後來,重耳在流亡19年後竟然真的在62歲上回國即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公元前633年,晉國果然與楚軍交戰,晉文公實踐了他的諾言,率軍後退了三舍,也就是45公里,到達城濮,在城濮晉軍打敗了楚國的軍隊,晉國也由此成為新的諸侯霸主。

  (編導:藍強 攝像:關利華)

  1月25日(星期二) CCTV-10 18:05(首播) 23:35(重播)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