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晉陽烽火兩千年(下)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4日 11:05)

  唐代是古晉陽城最容光煥發的時期,然而,今天的太原市並沒有建立在唐代太原城的基礎上,那麼唐代太原城是怎樣走向衰亡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作為北京的太原府與京師長安、南京成都府、西京鳳翔府、東京河南府合稱五京,太原也發展到了它築城以來最繁華的時期。

  然而隨着唐王朝的灰飛煙滅,太原城再一次成為封建政權割據的堡壘。從後唐開始,三任太原留守石敬塘、劉知遠、劉崇前赴後繼,先後憑藉太原的地利建立了後晉、後漢、北漢王朝,從底層士卒邁入了真龍天子的行列。

  到了公元969年,宋太祖趙匡胤在統一南方後,親率大軍征討割據太原的北漢政權。他圍堵汾、晉兩水漫灌太原,使太原第二次被水淹沒。但是,歷史似乎在重演,太原城仍然固若金湯。

  宋兵雖然退而去了,但是逐漸強大的北宋政權絕不允許北漢的存在,太原城的噩夢也才剛剛開始。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率大軍再次圍攻太原,終於迫使北漢歸降。平滅北漢後,宋太宗害怕有人利用太原再度割據危及北宋統治,於是下令焚燬太原城。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使這座錦繡城池化為了灰燼。第二年又引晉水、汾水三灌太原城,使這座經營了近1500年的名城徹底毀滅了。

  今天我們看到的西羊市街至大關帝廟一帶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叫做唐明鎮,當唐代太原城毀滅後,失去家園的百姓就越過汾河,流落到這裡落戶。

  就在唐太原城毀滅後的第三年,北宋政府為了防禦北方的遼人入侵,命大將潘美在原太原城廢墟東北15公里的唐明鎮築起城墻,替代太原成為北方巨防,古晉陽城也由此得到了重生。當年潘美所築城垣就是今天太原市區的雛形。

  又是幾百年過去,公元1368年,明朝把太原定為“九邊”重鎮之一,對太原城進行了擴建。全城都用大磚砌就,有八座宏偉的城門與甕城,城墻之上有十六座偉岸的大城樓,近萬個垛口,恰似錦繡的金城湯池。因此有“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之説。

  硝煙和戰鼓聲早已逝去,人們只能在想象中回首那段被鮮血染紅的歷史。今天的太原市已經不是一個邊防重鎮,而逐漸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工商業大都會。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