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沜邊出海淀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7日 17:21
遠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興建了大都城之後,就有人將今天北京城西泉流匯聚,頗具江南景致的大片濕地稱為丹棱(ling)沜(pan)。而這個名字僅僅留存在史書裏,它遠遠不及此前乃至今天的另外一個名字——“海淀”更加為世人所熟知。
在被命名為丹棱沜之前,生活在這裡的普通百姓就已經給了它一個樸素的名字“海淀”。明末劉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這樣記載當時的“海淀”:“都城西直門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北。……凡九十九淀。”可見當年海淀濕地範圍之廣。今天的頤和園和圓明園遺址一帶就是劉侗所説的“北海淀”,至今仍有昆明湖、福海、未名湖等多個著名的湖泊。而今天的紫竹院公園、北京動物園一帶則是當年“南海淀”的濕地遺存。
海淀的水源自這裡隨處涌出的泉,萬泉莊和萬泉河的名字還標注在今天的地圖上,當年因為萬泉莊有泉源隨地涌現,乾隆皇帝于乾隆32年在這裡修建了泉宗廟,並給其中28處嘉泉命名,而這28處嘉泉中最有名的就是玉泉。因為玉泉的水甘洌清爽、晶瑩如玉,所以得名。據説乾隆為了驗證玉泉的水質,命內務府官員用銀鬥秤量天下名泉,包括濟南珍珠泉、蘇州虎丘泉、杭州虎跑泉、龍井泉等天下名泉在內的泉水都比玉泉水重,因此御賜玉泉為“天下第一泉”。泉流的豐沛使得當年在玉泉山一帶有一大片近萬畝的稻田,構成了一派有若江南的水鄉景色。雖然我們早已經無處找尋那“稻花香裏説豐年”的景象,但一位名叫赫達 莫裏遜的德國女攝影師,用她的照相機讓我們在今天還能夠遙望京西水鄉澤國的昨天。
泉水的涌動、流淌已經慢慢消失在幾百年的光陰流逝裏。另外一處仍記載著當年水網密布的地名是“巴溝”。“巴溝村”在明代叫做“八溝村”,因為萬泉莊的泉流中溝渠最大的有8條,於是村莊就以泉流的數量命名,叫做“八溝”。
今天的“海淀”已經成為北京西北部一個城區的名字,而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和日新月異的高科技已經成為它的代名詞,700多年前那片將近20平方公里,被雅稱為“丹棱沜”的濕地逐漸隱沒在北京城市記憶的深處,偶爾也會閃現在人們對於史籍的懷想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