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南泥灣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7日 13:13
《南泥灣》這首動聽的陜北民歌,真實地唱出了南泥灣的變遷在南泥灣改造中誕生的南泥灣精神,激勵鼓舞了中國幾代人。
片名:延安——南泥灣
金色的麥浪,層層梯田,這就是坐落于陜北黃土高原北部的南泥灣,位於延安市東南45公里。古時的南泥灣被當地人稱做南陽府,但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府衙,只是當時延安的一個鄉,南泥灣縱橫120余裏,它的中心地區由三條河川構成。自西向東的南盤龍川,自南向北的九龍川,兩川匯合以後稱為南陽府川向東北延伸而去。
一百多年前,南泥灣曾是人口稠密的地區,據史料記載,這裡曾有過街市,主要居住著回漢兩個民族。滿清入關以後,為了政治上需要,製造民族仇殺,後來這裡又軍閥、土匪橫行,人民背井離鄉,相繼逃亡致使這裡成了一片荒山野嶺,昔日的河川變成了爛泥灣。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長征,從江西到達陜北以後,決定把陜北作為中國革命的總後方,擴大根據地建設,成立陜甘寧邊區,南泥灣成了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
1941年前後,陜甘寧邊區西南的山西、河南和湖北等省相繼淪陷,日軍加緊了對陜甘寧邊區封鎖,致使陜甘寧邊區的生活面臨了極大的困難。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1941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開展生産自救,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産運動在陜北邊區展開。
那時的南泥灣地區是陜甘寧邊區的前沿。它東南方向的茶坊鎮,與國民黨軍隊佔領的洛川連接。當時國民黨軍隊在那裏駐紮著一個軍部和一個師的部隊。南泥灣是國民黨軍進入延安的必經之路。
當時駐守南泥灣的是王震率領的中央紅軍第359旅,根據中央指示369旅,
不僅要隨時準備迎擊國民黨可能發動的軍事進攻,還要通過開荒生産,儘快做到生産自給,從根本上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359旅的戰士,在旅長王震的帶領下在南泥灣邊戰鬥邊開荒生産,在昔日的爛泥灣上,開墾出了稻米飄香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大面積良田。
當年南泥灣的墾區包括延安、延長、甘泉、富縣等縣,到1944年10月共墾荒26萬畝。
359旅的戰士用自己的雙手,不僅解決了南泥灣當地軍民的吃飯穿衣問題。還上繳了500多萬公斤余糧,足夠兩萬人的軍隊吃上一年。為前線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南泥灣和大生産中誕生的南泥灣精神也從此廣為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