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 港連雲(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3日 16:20
在連雲港有一座孔望山,孔望山上有一組東漢時期的摩崖石刻,石刻上幾個高鼻梁深眼窩的西域人或縱馬馳騁,或彈琴吟唱。對於古人來説,這裡是遙遠的邊地,又怎麼會有如此鮮明的西方形象呢?於是人們猜測,這些西域人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這裡的,而那時這裡還叫做海州。這些恐怕是連雲港作為港口最久遠的記錄了。然而在清初作家李汝真所寫的《鏡花緣》一書中,描寫的海州灣卻連一個“港”字也找不到,可以想見作家的想象再浪漫也無法超越他所生存的歷史時代。古代的海州只是一處有口無港的海灣,船隻停靠的地方被稱作“收口”。
建港的設想始於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便獨具慧眼地選中海州灣作為建港基地,而改變連雲港命運的是發生在1916年的一場爭論。這一年,隴海鐵路通至徐州以東,對於延伸方向,決策層産生了嚴重分歧。爭論發生在海州人沈雲沛和南通人張騫這兩位實業家之間。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東方大港夢,更明白,為了建港就要有鐵路,所以兩人都極力主把這條橫貫東西的鐵路的東端出海港建在自己的家鄉,最終沈雲沛的主張佔了上風。於是海州附近的一個叫老窯的地方開始在地圖上顯露頭角。那時的老窯還是一個破舊的漁村,而且老窯名字畢竟太土氣,當時的一些報刊上稱之為“隴海鐵路終端海港”,這大概是中國地圖上字數最多的地名了,它也折射出某種尷尬:這個東方大港還只是“圖上談兵”的設想。
中國地圖上這個字數最多的地名保持了十七年,到1933年開始建港時,當時的鐵路局長嫌它冗長累贅。因為這裡地處連島和雲臺山之間,於是他把港口取名為連雲港。至此,一個承載著幾代人夢想的海港誕生了。儘管建港初期它還只是一個有兩座碼頭,可停靠3000噸貨輪,年吞吐量50萬噸的小港口,可這樣一座集“舟楫水運便捷、山水之秀、魚鹽之利”等優勢于一身的海港,誰會置疑它的廣闊前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