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盡話屯堡七——對峙與融合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31日 09:06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鞏固邊陲,將二十萬大軍和一百多萬移民發配貴州屯田。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稱為屯堡,這些移民也被稱為屯堡人,是他們改變了貴州的歷史進程。
發生在600年前從內地遷往貴州的移民潮,是貴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官方集團移民。那些千里跋涉走進貴州叢山的普通士卒、商賈、農民們沒有想到,他們的集團行為,不僅為明帝國的江山社稷穩住了很關鍵的一處陣腳,他們的創業,更在無意中改寫了貴州的歷史。
因為他們的到來,貴州高原上的民族構成在瞬間發生了根本改變,而且還使一個邊遠、原始之地一下向前推進了好幾個時代。
明朝初年,除了貴陽以西的普定等六衛之外,明政府還在貴州全境設置了十八個衛。(貴州衛及貴州前衛、龍裏衛、新添衛、平越衛、興隆衛、清平衛、都勻衛、烏撒衛、畢節衛、赤水衛、永寧衛、偏橋衛、平溪衛、鎮遠衛、青浪衛、銅鼓衛、五開衛等)
從明代的屯兵分佈圖上,我們能夠看出,順著入滇的東西通道兩側,貴陽以東設置的衛最多,而貴陽以西屯、堡的分佈最密集,這一帶主要是今天的安順地區,根據專家的計算,安順周圍六衛九所,共有軍民十七萬人之多。十幾萬人如此密集地生活在一起,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區域內形成一種主流文化,可以排斥外來的影響。
就這樣在600年的漫長歲月裏,安順一帶的屯堡人頑強地保持著明代內地漢族的文化。與他們對峙的一方是散居在屯外深山裏的少數民族。隨著軍事對立的逐漸淡化,雙方在文化上的對峙凸顯出來,並一直堅守著。
與此對應的是,分散佈置在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間的屯兵、移民,當年每百里才設一營,地廣人稀,自然不能形成陣勢。
代易時移,這些兵士原有的軍屯特質不斷喪失,變成純粹意義上的農民,漸漸和附近百姓融為一體。
名將顧成的後裔分成三支,有意思的是,其中一支,在黔東南已經被少數民族消融,變成了當地的顧姓苗族。這並非絕無僅有的特例,在貴州,不少少數民族地區都有這樣的傳説,某些人家的祖先原本是來自朱元璋部隊的漢人,因為駐守在少數民族聚居地,身單力薄,慢慢便被融合。翻開明代的貴州屯軍地圖,衛所屯哨遍佈各地,數百年漫長時光過去,明帝國的子民大部分走向消融,只留下一處處帶有軍事意味的地名在證實當年的刀光劍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