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本期內容

《硝煙散盡話屯堡》系列五:商屯舊事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09:26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鞏固邊陲,將二十萬大軍和一百多萬移民發配貴州屯田。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稱為屯堡,這些移民也被稱為屯堡人,是他們改變了貴州的歷史進程。

  當年屯軍開始之後,為解決軍糧不足,明政府廣泛徵集商人趕赴西南,構築商屯。政府以朝廷獨家壟斷的食鹽貿易吸引商人到邊陲種糧,彌補軍糧的短缺。商人把收穫的糧食就近送入貴州的屯軍糧倉,再從政府手中換取一定數量的食鹽,運往指定地域銷售。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進入貴州的外省商人,就是踏著屯堡人祖先的腳印到來的。

  這些商人主要來自哪些省份已無從考證。他們大多沿著交通要道尋找落腳點,安順一帶歷史上有名的商屯,如:頭鋪、二鋪、三鋪等,都是守著內地入滇的通道,逐漸繁榮起來的。安順市明清時期叫普定衛,頭鋪曾經是出普定後第一個大的商屯。今天,320國道邊,是過去通往雲南的老路,路邊的頭鋪村已經併入安順市區,只有這所小學的校名,保留著過去的痕跡。二鋪村有一座在一般屯堡村寨難得一見的大廟,它見證了這座商屯曾經的富有。

  村中乾道用石塊鋪路,兩邊是麟次節(木字旁)比的商店。這些店舖也許是那麼高大、寬敞,但是新修的320國道遠離了這個村莊,這些由商人們構築的高大與寬敞徹底地衰敗了。這種由商業機會帶來的變化,正是商屯與一般因屯田産生的屯堡村寨的不同之處。

  今天,二鋪村所屬的七眼橋鎮,位於320國道邊,它延續著二鋪的商業歷史。三鋪村現在叫大西橋鎮,國道從鎮邊經過。大西橋鎮一直是方圓數十里的商業中心。雲山屯也是一個曾經繁華的商埠。一條連接普定衛和安順州的古驛道從這裡穿過。

  堅固的軍事堡壘使雲山屯成為防守最嚴密的地方。安全,在動蕩年月成為吸引財富的最主要理由。村寨中完好地保存著一座財神廟。

  歷史上,這裡店舖密集,商品豐富,從內地的生活用品到雲南的藥材都能見到。這一間就曾經是一位朱姓人士開設的屯堡村寨中最大的藥店。

  商業相對繁榮了,征南、填南的內地軍民才會安心邊陲,勤於耕戰。由於商人的介入,屯軍寨子進一步趨於穩定。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