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盡話屯堡》系列二: “調北征南”(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09:16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鞏固邊陲,將二十萬大軍和一百多萬移民發配貴州屯田。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稱為屯堡,這些移民也被稱為屯堡人,是他們改變了貴州的歷史進程。
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雲貴高原的叛亂後,為了避免這裡再次成為中央的權力真空地帶而重蹈歷史覆轍,
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這個決定改變了數十萬人的命運。來自江南、中原的精銳部隊沿著橫貫雲貴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佈防,建立衛所,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這一軍事行動被稱作“調北征南”。
昔日人煙稀少的貴州山地,瞬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20萬人的軍隊,供養成了大問題,靠賦稅?靠徵調?都不現實。戰爭進行當中,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議説:“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這一建議深受朱元璋賞識,最終,向歷史上許多開國之君一樣,朱元璋也選擇了屯田制──讓軍人自己養活自己。
曾經鏗鏘作戰的將士們開始拿起鋤頭,開墾田地。20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有10多萬人加入墾荒的行列。他們一邊開荒種地,自足軍糧;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
從貴州腹地的安順向西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景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軍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
昔日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南的農家子弟手裏,變成了千里良田。這些屯軍寨子是按軍隊編制分佈的,它們分別由六個衛來管理,這六個衛分佈在貴陽和曲靖之間。分別是:威清衛(即今天的清鎮縣)、平壩衛(今天的平壩縣)、普定衛(今天的安順市西秀區)、安莊衛(今天的鎮寧縣)、安南衛(今天的晴隆縣)和普安衛(也就是今天的盤縣)。從圖上能夠清楚地看到它們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顯的軍事佈防。
這六個衛就是今天貴陽以西六個主要城市的雛形。貴州不少城市也都源於當年的屯軍營寨。像今天的黔西縣,就是普定等六衛建城之後,明朝政府營建的郭張城 。
當年的屯軍只是朱元璋和征南將領手中的“棋子”,在雲貴高原這張偌大的棋盤上,他們根據全局的需要,選擇戰略要害,輕輕一放,無意間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鎮和村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