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題回顧

京西古道——烽火邊關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2日 13:42

  北京北部和西部連綿多山,通常居庸關關溝以東、直達渤海之濱的山脈被稱為燕山山脈,其中,北京地區的部分又稱作軍都山。關溝以西,南抵拒馬河畔的太行山地,稱為北京西山。

  蒼莽西山自古為北京的西部邊陲,歷代王朝多在此設關築邊,以防禦西來之敵。

  西山南北連綿二百多裏,東西縱深百餘裏,在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心目中,它都是千山拱護的神京右臂。但是,作為帝京天然屏障的西山,卻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險。西山山脈高不過一兩千米,而且山間峽谷隘口眾多,所以各個朝代均在此修築長城。但西山的長城,並非完全相連,而是在關隘之處斷續修築的長城,險峻之地,自可借山體作為屏障。這樣,京西的關口就成了防禦的重中之重。

  自從春秋戰國時期成為燕國的西部邊界起,西山就開始在道路的難守易攻之地設置關口。大道為關,小道為口,僅元明清三朝在西山就設關口22個,這些關口平時為內外通衢,戰時則是軍事要塞。每個關口都建有關城,正中的券門通行貨物、車馬和行人,兩側的小圈洞用來存放兵器。

  明朝,強敵在北方,居庸關八達嶺一線長城為外長城,設重軍把守,而京西地區屬內長城邊關,列兵佈防而已。天子們本想憑長城之險禦敵于國門之外,卻不料1449年和1550年內長城防線兩次被攻破,其中第一次,御駕親徵的明英宗甚至做了蒙古軍的階下囚,史稱“土木之變”。從此明王不敢懈怠,開始大力加強西山防禦。

  天津關在明代被稱為“緊要”外口,它位於進京古道和內長城的結合部位,是西山防禦西北來犯之敵的第一道邊關。明軍首先在這裡置關設險,再于天津關西北處的制高點黃草樑上加築烽火臺。

  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黃草樑上有七座烽火臺,至今保存完好。烽火臺之間有城墻連綴,構成嚴密的防禦體系。像這樣的烽火臺當時在內長城沿線建有近1500座。

  不僅如此,天津關東面的沿河城地區更是咽喉之地。沿河城扼兩道山口一條水口,西山中地形之險山谷之雄莫過於此地。除了敵樓,明廷還在這裡修築城堡,並設守禦千戶所駐防,駐軍最多時達兩千多人。而在沿河城南面的齋堂再建城堡一座,相對於沿河主城而稱之為齋堂輔城。齋堂輔城與沿河主城形成了犄角之勢,便於戰時的相互增援。

  遙想當年,險峰峻嶺之上,銅墻鐵壁矗立,重關壁壘,一可當萬,故宮大墻內的帝王們,方才寢食得安。

  編導:寇金

  攝像:關利華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