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古代散文名篇

“桃花源”在那裏?

------南開大學教授談《桃花源記》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15日 13:00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多的被人們當作學習楷模的大詩人,您能給大家談一談他為什麼選擇歸隱這條路嗎?

  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是個很重要的人物。古人提到陶淵明,稱他作“隱逸詩人之宗”,就是説是過著隱逸生活來寫詩,他是個代表人物。但是我們今天的研究者往往換一個角度,稱他是“田園詩人”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説他寫的內容,或者説詩裏的樂趣很多是描寫田園生活的。當然這兩個並不矛盾,陶淵明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説他在身處亂世時他選擇了隱居的生活。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然後就寫了《歸去來兮辭》。“田園將蕪胡不歸”,這是陶淵明最有名的一句名言。

  但是陶淵明還有另外的幾個方面往往人們不見得都很注意,一個是陶淵明也是很曠達的人,陶淵明對人生有很多思考,所以有些文章裏也很有意趣,比如《形影神》,説的就是身體、精神和影子的對話,這就很有意思。另外他還討論到人生,説“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表達一種對於人生短暫的曠達的看法,所以陶淵明這人很全面。當然魯迅先生又特別拈出他另一面,説他不光有“田園的靜穆”,還有“金剛怒目”的一面,可見陶淵明是一個人格很豐富的人。那麼一個人格很豐富的人為什麼會選擇一個隱逸的生活,過一個相對平淡的田園的日子呢?這個是和他處的環境有關,他處在東晉的末年,他生活的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東晉的最後一個年號“義熙”年間。“義熙”年間政治混亂、民不聊生,官場非常黑暗,而他做一個小的地方官。他不能夠忍受粗俗的上級的指手劃腳,也不能夠忍受和民眾之間的這種矛盾衝突,所以他選擇了歸隱這條路。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社會理想、人生信條的一種自我的珍視、珍愛,所以他做了一個隱士。那麼這樣的人生道路對於他個人來説當然是很痛苦的,他雖然有一些田産,但是很有限。所以他到40多歲以後親身參加勞動,這個在古代詩人裏是很少有的。他那些描寫自己親自耕種的這些詩文不是虛構的,他是有真切體驗的,這個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不必我們説了。那麼在這樣一個勞動當中,卻使得他更加的親切自然,使得他的人生態度更加恬淡,使得他和周圍的民眾、農民們有著一個真切的、很樸實的關係,這個在詩文裏也有表現。更重要的是成就了他一種平淡而雋永的風格,他之所以能夠在文學史上有他獨立的地位和他這種生活鑄造的風格是有關係的。而這樣一種風格看起來很一般,但是很難達到。所以蘇東坡非常崇拜陶淵明,蘇東坡晚年寫了很多“和陶”的詩,而且蘇東坡把它總結成一條美學的定律——叫作“絢爛至極 歸於平淡”。寫得斑駁、寫得繽紛五彩,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最高境界,再提升一層,那麼這種平淡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不多的幾個,歷經千年始終被人們當作學習楷模的這樣一個大詩人。

  

  您認為真正的“桃花源”在那裏?


  這個《桃花源記》寫出來之後,可以説一直被人們關注一個問題就是“桃花源”在哪。特別是到了現在旅遊熱,這個“桃花源”真的存在那是非常寶貴的旅遊資源了。人們就更加關注,希望把它坐實。依我的看法,陶淵明寫出《桃花源記》,實際上是有三個因素在起作用:一個因素是他個人的這種田園生活,他描寫的田園生活裏有很多類似的寫法,比如説“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那麼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意思。在與世隔絕的小世界裏,過得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那麼他有描寫,比如説和周邊的人的關係,還有和大自然的關係,都和《桃花源記》精神是相通的。假如他沒有這種真切的田園生活,他寫不出《桃花源記》,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是有一種思想文化的傳統,《桃花源記》寫的是一種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理想的世界。那麼對於理想世界的描寫,這種勾畫在陶淵明之前,在那些經典文本裏思想家們已經有過不同的表述。比如《禮記》,《禮記》的《禮運篇》提到這個“大同”,我們都知道“大同小康”。對於“大同”的這個世界的描寫,很多地方和《桃花源記》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説人和人之間非常的和睦不是靠一種制度,不是有一種權力,而是一種自然的親和,而人們和大自然也是一種相對親和的,這樣一種理想的境界和《桃花源記》有一種精神上的血脈的關聯。再比如《老子》裏,《老子》描寫“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也是寫這樣一種小國寡民,我覺得和《桃花源記》也有關聯。所以這種思想上的血脈給他提供了思想的基因,給他提供了一種思想的養料,這個應該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還有另一個方面,為什麼其他的人沒有寫出《桃花源記》,為什麼陶淵明寫出來了?跟他所處的特殊的時代、生活的特殊的環境還是有關係的。比如《桃花源記》裏提到的這個劉子驥,在現實當中也有關於他的其他的記載。説他曾經到深山窮谷裏有所發現,他發現了和仙人有關的什麼什麼東西;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説有些百姓為了逃避戰亂,他們在山溝或山谷裏建立起類似堡壘一樣的東西據險自守,在裏面自給自足,過著一個半與世隔絕的生活。我想這樣的一些社會現實,以及由社會現實産生的傳説都對陶淵明産生了影響。這樣三個因素他自己、田園生活、對人生的這種嚮往,這個思想文化上這種傳統、血脈聯絡,再加上當時現實裏的這樣一些事情融合到了一起,經過他的一種主體的藝術的加工,於是有了“桃花源”。

  這個“桃花源”,我想如果就説“桃花源”在哪?它在陶淵明的心裏,在他的精神裏。而這個心靈和精神是多方面因素混合發酵,最後釀出的這麼一杯美酒,它是人們精神荒漠裏的一種甘露給人們心靈一種慰籍。我這個近幾年到各地去旅遊,至少我看到過有三處自己標謗和“桃花源”有一些關聯的,有在湖南的,甚至還有在江浙一帶的。當然我們可以理解,這個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桃花源”它真正的價值在於當初是陶淵明心靈釀出的一杯美酒,而今天也應該是我們心靈和精神當中的一種寄託所在。

  

  (版權歸中央電視臺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發行)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