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日記》系列之一《奴爾布比》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3日 19:30
作者:劉湘晨
木吉遠到天邊了,不知道選擇這樣一個地方擱置心情是幸運還是不幸。走得遠了久了,相牽著淡淡的鄉愁,再回來就是心念兌現的重歸。在鄉里惟一的一家小店給那扎爾別克家的每個人選擇了禮物,再出門趕一天的路,高原上屬於流浪漢的那首《牧羊人之歌》,像七月的草浪那樣在心底涌起,這樣的時候真是幸福。
走進那扎爾別克一家的氈房,坐下來長吁一口,一路顛簸的遙遠路途被撂在了腦後。在多年往復高原的飄蕩中,那扎爾別克的家是我走累了可以昏睡幾天再走,和出門給我往揹包裏不斷裝馕和酥油的地方。我知道這個家裏每個人的性情。
隔了兩年再回來,最突出的感覺是一頭黃毛的奴爾布比已長成了大姑娘。在那扎爾別克的幾個女兒中,我最喜歡奴爾布比的名字,高原上有幾個叫月亮公主的姑娘呢?見過高原上才會有的那種月輝透朗的月亮,你就知道這個名字有多美!希望高原上所有的女孩子都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名字。
高原邊遠的牧場至今古風依舊,一家的客人就是整個牧村的客人,落腳就會受到各家氈房的邀請。主人家的優先權是可以在第一天以他們所能有的最隆重的方式來為你洗塵。
宰牲待客是柯爾克孜人的一件大事,能招呼到的人都會到場,羊肉燉到鍋裏的時候眾人散去晚上再聚,這個聚會要持續到半夜以後了。
前一天城垛子一樣的雲壘換來的是第二天早晨的漫山濃霧。高原初春的天氣,牦牛呵口氣就變。我多少有些意外地發現奴爾布比正在和她的母親一塊兒擠牦牛奶。幾年前,擠牛奶這種重活兒都是由兩個姐姐幹的,我注意到她穿的風衣也該是她二姐往年擠奶穿的那件。
小牛犢子亂拱的時候是高原收穫最旺的時候,各家氈包裏的女人都被一天出幾鍋的牦牛奶牽拽著。柯爾克孜人無不把各種各樣的奶製品視作人間的美食至尊,實在是搭進去的心氣勁太重。這個時候,高原被飄散不盡的奶香熏醉了,剛拽過一片雲巾掩住眉眼,半桶奶的功夫,火燎火燎的臉頰又把山壁映紅了。
高原上的女孩子,能捆住牦牛腿擠奶的時候,就開始有高原女人的風韻了。幾年前初見中學畢業回家的奴爾布比,我知道她的最大願望是希望有一天能像二姐那樣去喀什那樣的大城市讀書。二姐走了沒回來,奴爾布比穿著二姐的風衣長成了大姑娘。在整個牧村,找不出第二件這樣的風衣和第二個像奴爾布比這樣穿著風衣擠牛奶的女孩子。
不知道該不該算一件大事,在奴爾布比這樣花艷的年齡,方圓幾十條溝裏的小夥子都知道她的芳名。含在舌尖上蹦出來就是一串隨風、隨畜群飄去的歌謠。奴爾布比聽到先是害怕躲進氈包裏哭,再後來就只有愁了。今年她家的氈門已經第三次被人掀開,遠道而來的小夥子拜託同村最德高望重的長者上門提親。
提親的人坐在氈包裏由父母和大姐照應,姑娘家這時候是不能露面的。奴爾布比揪起一砣一砣的面揉好再放到鍋裏,這一天,她已經烤糊了幾個馕。奴爾布比想知道氈房裏説的什麼,又怕知道確切的消息。
照柯爾克孜的習慣,提親的人初訪上門不會大肆鋪張。若是應允了這樁婚事,主人家會立即殺羊待客,一個月後就定婚。老那扎爾別剋夫婦先後生育了六個孩子,以他們一生與人為善的心地斷然難以拒絕每一個上門提親的人,只是礙于奴爾布比的兩個哥哥沒有成家,老倆口只能婉轉謝絕客人,請他們明年或者後年再來提親。
母親把應親的結果告訴了女兒,正在烤馕的奴爾布比一臉笑容。其實,我也希望是這個結果,讓奴爾布比多一個像她二姐的機會。
牧村的男人們都在這天半夜之後披著星星走了,他們要把各家集中起來有數千頭之多的牦牛趕往另一條峽谷輪牧,這是整個牧村的大事。我起來喝完奶茶,奴爾布比帶我去趕牦牛的地方。
趕牦牛最困難的事,是把散佈在各處各個溝角的牦牛趕到一條溝裏先集中起來,然後才能吆著整個牦牛群走。牦牛野性未馴,天越熱爬得越高越分散,我趕到的時候牦牛群剛剛攏到一塊兒。老那扎爾別克一聲吆喝,整個牦牛群開始緩緩啟動。
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候,那扎爾別克一家張羅著為我送行,我的心思重了,甚至有些感傷。這時候,我看到奴爾布比散開了柯爾克孜女孩子絕不會在外人面前輕易散開的髮辮讓我拍照。那一會兒,我總覺得像機的取景框裏有些模糊,擦了幾次也沒用。
我的揹包依然像這些年我每次離開的時候一樣,被那扎爾別克的女兒們拎過去填滿了一個長途旅人必不可少的東西,最珍貴的有酥油和這天早晨的鮮牦牛奶。
我拎著陡然增重了許多的揹包走了,又似乎把許多東西留在了這裡。不管走多遠,那份心境想起來就會讓人怦然心動。等我下次再來,那扎爾別克的女兒們肯定會有許多讓人想不到的變化,我惟有在心裏為她們默默祝福。祝福高原永在,祝福奴爾布比有高原明月那樣的未來。
(電視散文原創作品,版權歸中央電視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