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昭光談健康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0日 17:33
孫小梅:洪教授,您好,您是第一個來《電視你我他》演播室的醫學界專家。歡迎您的到來。
洪昭光:謝謝。
孫小梅:最近這些年經常在一些媒體上看到您的名字、您的演講。第一個問題想問您,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您這麼致力於健康知識的普及?
洪昭光:世界衛生組織説,許多病的病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因此,如果能把知識告訴他們,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用花錢,他的各種病就會減少一半以上,壽命延長十年以上,更重要的是,生活質量大大提高,而且醫藥費能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這樣每年可以給國家減少兩千億。
孫小梅:《健康之路》欄目已經辦了很多年了,而且您也在好多期節目當中擔任嘉賓,作為這方面的專家,對於這次《健康之路 寧夏行》,您有什麼可行的建議?
洪昭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首先考慮你的受眾是誰?他心裏想的是什麼?他對哪些事情感興趣?這就需要了解。如果你能找出最大多數的人他們最集中思考的熱點、焦點、難點,找準了,那一定做得好。比如到農村,嬰幼兒腹瀉,佔死亡率的第一位,嬰幼兒腹瀉需要一種液體療法,很簡單,就是喝點鹽水,但鹽水怎麼配?你説鹽水0.9%,這就是生理鹽水,是完全對的,但是他沒法弄。那我告訴你,一啤酒瓶的水,兩個啤酒蓋的鹽,這個就正好。這樣農民能記得住。
孫小梅:《健康之路》欄目應該説是積極地投入到普及健康的行列當中去了,而且他們現在也走到老少邊窮地區去普及健康知識,作為這方面的專家,您是怎麼看待電視媒體的行為呢?
洪昭光:讓知識從書本中解放出來,進入千家萬戶,知識不能鎖在櫃子裏,必須變成千百萬人民自覺的健康行為,這個就需要媒體提供。關鍵要緊緊抓住關注健康,而不是關注疾病。我們現在的衛生資源有90%以上都消耗在治病上,尤其是重病,而不關注健康。往往一個重病患者花掉幾十萬很普通,一天就花掉上萬,但是健康卻一分錢都沒有,實際上錯了,如果把幾十萬留給健康,可以使很多人不得病。不是説疾病不要關注,有病必須治療,該搶救應該搶救,這完全是對的,不過不要忽略健康。
孫小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洪昭光:對。
孫小梅:您的這種理念,是不是從您臨床看了這麼多病人的情況之後得出的?
洪昭光:對。我們在學校的時候,醫療係就是看病,沒有多少預防的知識,另外在60年代,國家比較困難,處於溫飽階段,所以基本上沒有這個概念。我是1981年去美國訪問,回來以後,深深感到西方國家經歷了一個發病越來越高的過程,後來一重視預防,很快穩定下來了。所以那個時候我思想上就有一個概念,預防的過程很重要,到了90年代,我們國家的物質和生活改善了,物質比較豐富了,發現慢性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了,胖的越來越多了,高血壓多,腦中風多,糖尿病多,特別是近十幾年是非常快,我越來越感受到,從實際當中也體會到,大多數病人的病可以預防。
孫小梅:在中國很多地方,比如我們這次要去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在這些邊遠貧困地區,不用説日常保健,他們就連得了病去看病都是很困難的。像這樣的問題,您認為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才能改善?
洪昭光: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衛生的習慣,建立衛生習慣,至少很多傳染病會減少。
孫小梅:這次我們的記者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做了一個先期採訪,發現了一個數字,説在當地有73%的患者得了病之後,不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得的。
洪昭光:不要説他們,就是在北京市調查,也有很多人不清楚怎麼得的病。現在全國新生嬰兒立刻就注上乙肝疫苗,通過這個可以基本把母子直接傳染阻斷90%以上,甚至還會更多。但是大人已經得了,治療起來很費錢,效果也不好,目前看來可行的辦法就是先阻斷嬰兒這一代,如果能一代不得,以後一生都不得。
孫小梅:洪教授,您認為未來我們在全國範圍內的健康知識的普及應該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去發展?
洪昭光:醫療固然重要,預防應該加強,公共衛生、應急措施、健康教育,要大力加強。同時動員媒體,動員市場,動員專家,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還有政府一&&,這個事就好辦了。
孫小梅:那您最近有沒有計劃要把這些健康知識送到農民的中間?
洪昭光:我一直有這個計劃。我一直參加中央巡講團的巡講,原來我們到大慶,面對的是工人。各個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需求,我到每個地方講的內容都不一樣,就想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
孫小梅:應該説這麼多年來,您除了在醫院做臨床醫生之外,還把普及健康的知識傳播到百姓當中去,您的聽眾很多,上至中央領導,下到普通百姓。您在給他們做演講的時候,心裏是一種什麼樣感受?
洪昭光:不能把教科書的東西照搬照抄,因為聽不懂,一定要做到“三個一”: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那就需要加工,要把科學理論變成百姓能懂的語言。所以説科普,一要科,二要普,“科”就是它有學術性、科學性;“普”就是讓大家容易理解,記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