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一代名師》:陶行知(1891—1946)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4日 21:18


  主持人:一位在美國受過多年教育的學者,回國後卻放棄高官厚祿毅然跑到鄉下辦學,並終身致力於平民教育,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國現代教育界最早認識到農民教育問題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廣泛提倡婦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權利的人,也是第一個開辦鄉村幼兒園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廣泛推行。

  1927年1月,在曉莊的村頭,貼出了一張別具一格的招生廣告:學校的培養目標是要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造社會的精神。考試內容包括:種一天地,智慧測驗、常識測驗、寫一篇作文和5分鐘演講。廣告最後還特別申明:少爺、小姐最好不要來。學校招生還貼廣告,考試內容又那麼新穎,一傳十,十傳百,曉莊師範就像一塊磁鐵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陶行知這個名字也迅速流傳開來。一個留學生,不在城裏教書享福,跑到鄉下來辦學,這是為什麼呢?

  陶行知出生在安徽歙縣的一個農民家庭, 1914年,在別人的資助下,他隻身赴美國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他師從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並與後來成為文學大師的胡適相伴就讀。1917年,陶行知一回國就脫下西裝,換上布衣,做了幾年大學老師後,他毅然謝絕了金陵大學校長的職務,全心致力於平民教育運動。他説:“我本來是中國的一個農民,無奈十幾年的學校生活把我向貴族的方向轉移,經過一番覺悟,我就像黃河決了堤一樣,向那中國平民的路上奔流回來了。”

  陶行知曾這樣描繪自己:“個子不小不大,穿的白布長褂。黑框眼鏡一付,芭蕉扇兒一把。調子有高有低,滿口南京官話。”

  陶行知學生高雲:辦學政府不掏一分錢,全靠陶行知在朋友那兒募捐,經費非常有限。陶行知住在農民家裏,晚上和耕牛同睡一屋, 可是陶行知在給母親的信中卻這樣寫到:“知行近在鄉村師範工作,快樂地像活神仙一樣。整日打赤腳,穿草鞋,自由得很。大前天我們造了個毛廁。前天自己做了個浴室,昨天又自己做了個廚房。明天曉莊學校行開學禮。”

  曉莊開學了,這是一所全新教育理念的學校。學生在一天中要參加學術演講、專題討論、下田幹活、體育鍛鍊、去農民家交朋友等各種學用結合的內容,陶行知強調要到生活中、社會中去受教育而不是死啃書本,不僅要向讀書人學,更要向農夫學習本領,田間就是教室,民間就是大課堂。這對當時只重視高等教育的中國教育界來説,無疑是一場脫胎換骨的革命。

  中國陶研會副會長,原江蘇教育廳廳長 羅明:當時在曉莊附近盜匪猖獗,一次土匪給學校寄來了恐嚇信:“陶行知先生,弟兄們要回家,商借大洋三百,請將錢款放在村東的大樹旁。”結果,陶行知在大樹桿上貼了一封回信:“我為窮人辦學,大洋三百沒有,請來曉莊讀書,讀書明理做好人。”

  陶行知學生高雲:“我們都稱他陶老夫子”

  曉莊師範在全國乃至國際上迅速産生影響,在曉莊地區,陶行知還先後辦了十幾所小學和幼兒園,陶行知在當地名聲越來越大,土匪也不敢輕易下手。陶行知更堅定了要讓千百萬農民出頭受教育的信念,他覺得教育救國的理想不能只靠少數精英,只有依靠人民大眾普遍的素質提高才能實現。他決心要“籌集一百萬元資金,徵集一百萬位同志,創辦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

  陶行知越幹越歡。翻開1930年初他給自己制定的全年計劃中,計劃在曉莊晨會演講50次,給鄉村教育同志復信七百封,籌劃募捐辦學款5萬元,還寫著:種一分果園,學燒菜四樣,看書1800萬字,還債一千元。”但在這樣一份計劃清單中看不出他與國民黨政府溝通的打算,正是他的清高遭來了“橫禍”, 蔣介石親自以培養鬧事學生為由密令封閉曉莊。1930年4月8日,國民黨政府派出五百軍警,強行封閉南京郊外的曉莊學校,並以勾結叛逆、圖謀不軌為由,對校長陶行知進行通緝。陶行知沒想到含辛茹苦為之奮鬥五年的曉莊事業竟毀於一旦。

  原南京陶行知紀念館館長辛國俊:“他在實踐中有時太理想化,他創辦學校,設計教育運動時太浪漫,想象得脫離實際,所以會碰壁。”

  曉莊失敗了。陶行知在上海和日本避難,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陶行知一生中曾三次給自己改名。父母給他取名陶文浚,到了19歲,讀大學期間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影響,給自己改名“陶知行”,認為“知是行之始”,認識先於實踐。但很快,他認識到其中的唯心論色彩,於是把王陽明的學説翻了個個兒,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實踐才有認識。到了43歲時,再一次給自己改名“陶行知”。不過,陶行知很快又認識到,“從行到知”只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認識的更高階段,他曾寫了一首小詩: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論。為了在名字中反映這一思想,他還創造了一個字。這個字既像“行知”,又像“知行”,代表“行知行”的意思。

  這樣的哲學思想註定陶行知不會輕言放棄,就在曉莊被封兩個星期後,他應邀在給新安小學題詞時就寫下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著名詩句。曉莊的失敗雖然對他打擊很大,但他説:“曉莊可毀,愛不可滅。”在日本避難一年後,他回到國內,開始嘗試在上海郊區以一種更靈活的方式辦學。

  工學團是陶行知發明的半工半讀的辦學模式, 在國民黨控制下,要在農村辦個正規學校很難,陶行知就把孩子三五成群地集中起來,因地制宜地學習,半工半讀,將學校、工場、社會打成一片。

  辦學經費依然靠陶行知在朋友處募捐。工學團的組成慢慢地從孩子擴展到成人,種棉花的農民成立了棉花工學團,一群婦女集中起來就是婦女工學團,上課地點選在某戶人家的亭子間,就取名叫“亭子間工學團”。山海工學團很快發展到兩萬多人的規模,並在全國推廣開來。陶行知在當地名聲很大。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國難當頭,陶行知以民主知名人士的身份出訪二十六國宣傳抗日,回國後,他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才幼苗在戰爭中枯萎,他想辦一所專門招收難童和孤兒的學校,1939年,重慶育才學校就這樣誕生了。

  育才辦的完全是活的教育,陶行知提出一系列創造教育理論,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時間和空間。呂長春今天對育才學校的校歌《手腦相長歌》還記憶猶新。

  育才學校辦得很艱難,陶行知一個人靠四處募捐要養活二百多個人,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他天天和米價賽跑,別人勸他:你這是在抱著石頭游泳,他卻説,我是在抱著愛人游泳。

  陶行知和吳樹琴結婚了,他們都屬兔,但吳樹琴比陶先生小兩輪。

  婚禮非常簡樸,陶行知自己書寫了一份結婚證書:從今後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長同心比翼,相敬相愛相扶持,偶然發點脾氣,也要規勸勉勵,在工作中學習,在服務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戰到底,為著大我,忘卻小己,直等到最後勝利再從容生一兩個孩子,一半兒像我,一半兒像你。

  這是他們的結婚照,也是結婚七年中惟一一張兩人的合影,可惜抗戰勝利不久陶行知就先走了,兩人沒有孩子。學生就是陶行知的孩子,他對學生的愛是無止盡的。

  陶行知過著像苦行僧一樣的生活,他以捧著一顆心來的姿態,以一個讀書人的方式對待著黑暗社會,希望能建設一個純凈的校園。陶行知要求師生以集體的力量去創造健康的堡壘,藝術的環境,生活的園地,學術的氣候和真善美的人格。這就是他所追求的育才的詩境。

  陶行知以他的癡心與執著實踐著自己一心求真的教育理想,陶行知是中國現代教育界最早認識到農民教育問題重要性的人,是第一個拋棄高官厚祿跑到農村去當鄉村教師的人,是最早廣泛提倡婦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權利的人,也是第一個開辦鄉村幼兒園的人。

  中國陶研會副會長,原江蘇教育廳廳長 羅明: “朝朝暮暮,快快樂樂,一世到老,四處奔波,為了苦孩,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這就是陶行知的博愛情懷。7月16日,適逢育才學校七週年校慶,陶行知在上海給育才師生寫了一封信:信中他要求育才學生努力培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的品質,我們應該在這些德性上努力進修,共同勉勵,四天之後即是校慶,倘使我們當中都鍛鍊好了這樣的人格,那才是值得慶賀了。”沒想到這竟是陶行知寫下的最後一封信。九天以後,陶行知突發腦溢血去世,終年55歲。

  今天的南京曉莊師範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 全國有近百所大中小學內矗立著陶行知先生塑像 全國有二十四個省份建有陶行知研究會共一百多個,是全國最大的民間學術團體。

  郭惠英教了一輩子鋼琴,彈得最多的曲子仍是育才學校學的《牧童短笛》

  沈增善退休後二十年一直在上海陶行知紀念館義務工作,每天從花園走過,似乎又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