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倫敦警方一槍誤殺巴西青年 擊傷英國反恐信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09:27 來源:

  新京報消息:在倫敦兩次遭受恐怖襲擊後,英國的破案效率和反恐手段博得世人好評,首相布萊爾的信譽在民間回升。

  但是,上週四倫敦警方的第一次開槍,不僅誤殺了一名無辜的巴西青年,也在瞬間擊傷了英國的反恐信譽。世界對倫敦的同情海洋,一夜之間翻轉成懷疑烈焰。

  擊傷反恐公信力這一槍,擊傷了英國警方的反恐公信力。在倫敦第一次遇襲後,警方一再重申戰勝恐怖分子的主要力量不是警察和情報人員,而是大眾、社區和鄰里。這使大眾相信警方的反恐政策是可信的,反過來,人們對警方寄予厚望,放心地讓他們專業地去追殺恐怖嫌犯。上週四的槍擊案發生後,倫敦警察局局長宣稱,被擊斃的人與襲擊倫敦的恐怖分子“有直接聯絡”。但在上星期六,警方的正式聲明説擊斃的不是“身上可能背著自殺炸彈的恐怖嫌犯”,而是無辜的巴西青年,他們對死者家庭表示誠摯的道歉。警方最新的消息是,這位巴西青年的英國簽證已過期,可以解釋他會説流利英語為何在警察要他“別動”時仍要逃跑,但這並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第57個倫敦爆炸死難者是警方在反恐行動中誤殺的。

  自“911”事件發生後,布萊爾政府一再強調恐怖分子就“睡”在我們中間,襲擊遲早要在英國發生。英政府為此花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強化安全和情報體系,旨在保證大眾的安全。倫敦爆炸案發生前,警方自信地説所有涉嫌恐怖的搜查和逮捕行動,都是以較準確的情報為依據的。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恐怖並沒有被抑制。

  恐怖讓人驚心,反恐一樣讓人動魄。儘管英國警方的誤殺事件讓很多人相信是危急時刻的“一念之差”,也能理解假若那人真是自殺襲擊者,而警察不開槍阻止會導致更多平民傷亡,但也讓人懷疑警方的反恐行動是否有些忙亂。最重要的是,動搖了少數民族社區對警察的信任和民眾來之不易的團結———這是從茫茫人海中辨認出恐怖分子或潛在恐怖分子的關鍵。

  擊傷反恐政策與首相這一槍,也擊傷了英國的反恐政策。倫敦爆炸案發生後,英國朝野一致推崇布萊爾提出的“邪惡觀點”,不再重復美國人的文明衝突論,使得全國出現空前團結。現在,即使溫和的英國伊斯蘭領導人也質疑,開槍阻止可能的恐怖行為是正常的,但為何要向頭部開槍,而且連開8槍?這很容易讓反對伊拉克戰爭的人,聯想到戰場上的美英軍隊誤殺大量平民的慘狀,少數民族很可能對反恐行動持一定的保留態度。

  這一槍,同樣“擊傷”了首相布萊爾。在今年舉行的大選中,選民雖然讓工黨繼續執政,但並不完全信任布萊爾,讓他搬出唐寧街10號的呼聲很高。倫敦申奧成功和恐怖爆炸事件發生後,因為他的遊説能力、預見能力和團結全國反恐的動員能力,布萊爾的聲譽提升較快。

  隨著恐怖襲擊後的反思深入,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英國遭遇襲擊與伊戰有很大關聯,是布萊爾的主戰政策讓大家更不安全,他的反恐政策不夠堅決。反恐法案曾提到議事日程又遭擱淺,直到現在恐怖發生後再次提出。嚴格檢查外國人入境的政策曾被強調,後來又為贏得少數民族選票而暫緩,現在遭受創傷後再提及。

  誤殺事件説明英國的反恐漏洞,布萊爾脫不了干系。

  布萊爾將再遭“問責”當然,誤殺事件並不會讓英國從反恐一線回撤半步,他們會更小心而堅決地緝拿恐怖分子。誤殺發生之後短短兩天內便查明真相,並通過媒體公之於世,這依然證明英國是個法治國家,事情發生了不能掩蓋。媒體追根問底,各界立刻發表聲明要求追究責任,不能讓事情不了了之。可以預見,在這段非常時期過後,英國司法系統將舉行深入調查,就誤殺事件發生詳情給民眾一個交代。到那時,警方高官中會有人辭職承擔責任,布萊爾的下臺問題也可能再度提出。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