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帝國”何去何從 輿論:對內外更強硬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5日 10:50)
法制日報消息: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中央選舉委員會正式註冊,成為將於3月14日舉行的俄總統大選候選人。據民意測驗顯示,當前普京擁有80%左右的民眾支持率,此次總統大選沒有任何懸念而言。現在人們所關心的是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將走向何方。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2003年12月,在俄杜馬選舉中,親總統黨——“統一俄羅斯”獲得全勝,在新一屆杜馬中“統一俄羅斯”獲得了絕對多數席位。國際輿論認為,親總統陣營獲得壓倒性勝利,預示著普京領導下的新一屆政府在對內對外政策上將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勢。
對內打擊寡頭資本
2003年底,普京逮捕了俄羅斯石油大亨霍多爾科夫斯基,此舉表明,普京政權將進一步向寡頭政治開刀,從而進一步強化國家政權。
20世紀90年代,俄實行私有化運動。國家以低廉的價格大規模轉讓國有資産,使極少數的個人迅速暴富。普京對這些人的評價是,“俄羅斯有一部分人瞬間暴富,這是通過佔有國家財富的方式實現的。他們的財富是國家賦予的。”
俄國內近期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1500名受訪的俄羅斯公民中,54%的受訪者支持政府逮捕霍氏。這至少説明了,公眾對經濟寡頭髮家之路的不滿。大部分受訪者認為,這些寡頭們盜取了國家的資金。
普京陣營的勝利使得普京有可能在新的環境下,按選舉中提出的口號,推進經濟改革,實現國內生産總值翻番,同時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化解社會矛盾,在國家的主導下,使俄羅斯再次強大起來。
對外強化國家利益
近一年來,從俄美在中亞地區的明爭暗鬥,就可以體會出普京政府強調的在對外政策中國家利益永遠高於一切的這一主導思想。
在蘇聯解體後的10多年時間裏,美國人對中亞的滲透幾乎涉及所有領域,特別是在9 11事件後,美加大了其對中亞地區的滲透力度,這主要表現在能源介入、軍事存在等等方面。
在美實現了同部分中亞國家軍事、政治上合作的同時,俄羅斯及時調整了自己的中亞政策,在軍事、能源、交通等領域與中亞各國開展積極的合作。2003年,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成立及在吉軍事基地的建立等措施表明,俄使自己的勢力已經重新回到中亞地區,中亞地區永遠是俄國家利益所在。
最近一個時期,俄羅斯幾次公開表示要在中亞擴展自己的軍事存在。今年年初,普京訪哈期間,兩國政府簽署一系列軍事合作協議。此外,俄羅斯也在不斷利用能源合作鞏固著自己的陣地。
今年年初發生在格魯吉亞的不流血政變和摩爾多瓦政權危機使得俄國內輿論對美國向俄傳統利益地區的滲透日益警惕,因此,普京領導下的新一屆政府將更加強調國家利益,俄國內的民族主義傾向也將越來越明顯。(記者 趙陽)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