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巴以命運的人——聚焦巴安全部長達赫蘭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2日 09:14)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6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全面撤離加沙,並將安全管理工作交還給巴勒斯坦方面。這是巴以衝突近三年來,巴方第一次收回加沙地帶的治安權。但是,從巴以多年衝突的歷史看,一旦加沙地區的武裝組織打破停火承諾,以軍完全有可能重回加沙。因此,現在巴以和平能否取得進一步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巴勒斯坦國家安全事務部長達赫蘭能否穩住局勢。
聚光燈下的達赫蘭
今年41歲的達赫蘭出身於加沙的一個難民營。在青年時期,達赫蘭就積極參加加沙地帶的民族運動。1994 年,他和阿拉法特一起“榮歸故里”——加沙地帶,並和阿拉法特共同參與了長達9年的中東和談。在一段時期內,他與阿拉法特的關係極好,曾被認為是阿拉法特最佳接班人之一。
在擔任加沙地帶預警部隊司令期間,他努力在各種力量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處理好同美以的關係,又不讓巴勒斯坦人失望。達赫蘭曾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戴維營共同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甚至和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私交甚篤。同時,達赫蘭在巴勒斯坦人民中也口碑不錯,特別是在加沙的難民營裏,他改變了人們對安全領導人的腐敗印象。
然而,達赫蘭與美以關係的過從甚密及對巴武裝組織的強硬態度,使他與阿拉法特的關係逐漸惡化。他與阿拉法特多次發生激烈口角,還多次用辭職威脅。2002年早些時候,他辭去了加沙地帶預警部隊司令職務。但是當年7月份,阿拉法特迫於多方壓力又任命他為安全顧問。
令達赫蘭引起世界矚目的是2003年早些時候,阿巴斯堅持任命他為國家安全部長,而阿拉法特則堅決不同意這一任命。兩人之間的這一人事任命矛盾險些令阿巴斯組閣計劃流産。最終,阿拉法特迫於美英壓力妥協,達赫蘭有驚無險地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部長,終於走上了中東政治舞臺的中心。
達赫蘭:“我將竭盡全力”
在29日撤離加沙的同時,以方明確要求巴勒斯坦安全部隊打擊巴武裝組織。巴方給以方的承諾是,將採取行動終止巴激進組織對以色列南部的襲擊,並收繳這些武裝派別的武器。巴安全部門當天向外宣稱,僅僅在上個星期一週時間內,巴安全部門阻止了六起針對以色列人的襲擊計劃,挫敗了巴武裝分子企圖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訪問中東期間製造恐怖氣氛的圖謀。
巴總理阿巴斯希望,巴三大武裝組織在29日承諾的停火能夠真正得到貫徹,惟其如此才能結束巴以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重建以色列人的安全感。只有恢復以色列人的信任和安全感,以方才可能同意進一步撤銷檢查點,給巴勒斯坦人更多行動自由。而巴勒斯坦人生活條件改善之後,攻擊以色列人的行動也會自然減少。
很明顯,達赫蘭在阿巴斯整個戰略中的地位是關鍵性的。多年來,達赫蘭在巴安全部隊確立了自己強有力的地位,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控制“哈馬斯”、“傑哈德”等極端武裝組織的“不二人選”。在近日接受西方電視臺採訪時,達赫蘭説:“我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我將竭盡全力。”(中原)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