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23日電:裏約熱內盧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10年來,美國在可持續發展上的表現,同它政治、經濟和科技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更無法與它對地球環境所應當承擔的責任相當。有輿論稱,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美國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其步子甚至還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
在公開場合中,美國高級官員多次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為即將舉行的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而出版的《我們的星球》特刊中,計劃率團與會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撰文指出,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道德與人道主義問題,制定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發展戰略,對建設一個更加穩定的世界至關重要。負責全球事務的美國副國務卿多布裏揚斯基也在美國國務院刊物上的文章中表示,約翰內斯堡會議為重新推動國際社會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他説,裏約會議通過的《21世紀行動議程》等文件,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藍圖和框架;裏約會議10年來主要的“遺産”,是讓世界進一步認識到“所有的發展都必須是可持續的”。
但是獨立的非贏利機構“公民可持續發展網絡”在約翰內斯堡會議前夕公佈的材料中卻認為,美國政府雖然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挂在嘴上,但真正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套。
這家機構批評説,在履行10年前裏約會議的承諾方面,美國並未發揮“領導作用”。這一機構指出,美國非但沒有在消費方式、污染和廢物處理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反而還提供了一系列“壞榜樣”:10年過去了,美國政府至今仍沒有制定出全國性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沒有設立國家級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或者辦公室;而退出《京都議定書》、為那些希望增加礦物燃料消費的大能源公司提供額外補貼等行動,更是明顯的反面例子。
美國的言行不一,甚至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開起“倒車”,為本來就已艱難的可持續發展多邊國際合作增添了不少障礙。《京都議定書》談判因此險些無以為繼。這份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文件原定在約翰內斯堡會議上生效,但根據會議的最新日程,氣候變化問題並沒有成為磋商的重點,據分析美國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也是部分因為美國的強硬路線,約翰內斯堡首腦會議文件的前期談判進展顯得緩慢。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世界上自然資源消耗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美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多邊合作中的消極甚至倒退,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政治上的單邊和孤立主義傾向,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把本國的經濟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公民可持續發展網絡”指出,美國政府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思維方式和行動路線,實質是以更大的生態環境惡化為代價來滿足企業的短期利益。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在試圖將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向企業身上轉移。
美國政府官員在談及約翰內斯堡會議時,反復強調的主要是兩個觀點:一是“可持續發展必須從本國開始”,要倚賴於國家的“良好管理”;二是認為政府與企業、非政府組織等之間的“夥伴關係”對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但“公民可持續發展網絡”評論説,美國政府所説的“良好管理”,目的顯然是想單純敦促發展中國家為吸引外國投資創造好的環境。至於強調通過企業自願參與的“夥伴關係”、而不是有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來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既可為私營企業創造大量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也轉移了對政府所應承擔責任的關注。這家機構認為,這些做法意在擺脫《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基本準則的約束。
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大會將是一次“重在行動”的會議,也是國際社會在環境和發展問題上兌現諾言的一次良機。1992年,美國前總統布什曾赴裏約參加環發大會。但現任美國總統布什已決定不出席約翰內斯堡會議。雖然海內外千呼萬喚,屆時布什很可能在得克薩斯的農場度假。這多少也表明了美國的立場。
為此,美國一些環保團體發出了“我們該拿美國怎麼辦?”的詰問。至少在約翰內斯堡會議上,這一問題估計難有答案。(毛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