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選帥——冬季裏的一把火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1日 13:49)
中國新聞網消息:炒教練——選新帥,這個冬季不火也難。
中國體壇從來耐不住寂寞,即便在萬物蕭索的冬季也是如此。而今年冬季燃起一把火的卻是教練。
足球:美夢與迷夢
作為中國體育第一運動的男子足球,國家隊主帥之位已懸空5個月,而最終阿裏 哈恩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首先成為美夢與迷夢之産物。
所謂美夢(全稱為“希丁克美夢”),溯源於今年年中的韓日世界盃,荷蘭籍主教練希丁克把個平庸之旅韓國隊塑成“強隊夢魘”,世界勁旅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皆遭高麗人涂炭,韓國隊打入前4名,位次之高居然連自詡“高出亞洲一個檔次”的非洲隊迄今也從未染指。
荷蘭教練一時成了弱隊救星,如果這些弱隊還存有出人頭地的美夢,就不免投身荷蘭人懷抱。中國隊(或準確點説中國足協)也不免於此,他們的選帥名單中荷蘭人佔了一大串,什麼范哈內亨、阿德里安塞、阿裏 哈恩,甚至初期還曾有希丁克本人……
在上個世紀末,當南斯拉伕教練在中國甲A聯賽綠茵場予取予奪,尤其是彼德洛維奇取得“雙冠王”後,中國足協青睞南斯拉伕教頭之殷絕不在今日傾倒于荷蘭人的程度之下。於是,南斯拉伕籍的米盧接手中國隊教鞭,並歷史性地引中國隊殺入世界盃決賽圈。然而,中國隊在世界盃決賽場卻被釘上了恥辱柱——一場不勝、一分不得、一球不入。賽後,米盧的“享受足球”廣為各界詬病,南斯拉伕教練是福是禍成了足協的迷夢。選擇哈恩也是為南斯拉伕人主宰國足的歷史劃上了句號。
不過,相較中國隊前3位洋主帥施拉普那、霍頓、米盧,無一人像哈恩在上任伊始便四面楚歌。從哈恩進入中國足協選帥視線被曝光第一天起,媒體幾乎眾口一辭“倒哈”聲。《足球》報11月22日以整版介紹哈恩,標題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阿裏 漢(即哈恩)執教之路”,歷數哈恩從初期“被譽為‘德國聯賽四大名帥’”到今天“找不到有薪水的工作”之執教歷程。
媒體不能理解的是,將日本隊帶入亞洲盃冠軍乃至韓日世界盃16強的法國籍名帥特魯西埃儘管一再表示“首選中國”,且也曾成為中國足協選帥組“男一號”,何以後來失寵而湮沒無聞。
不過,哈恩的價值也明顯被低估,對哈恩知根知底的荷蘭《大眾日報》足球記者魯辛克認為,哈恩其實不比中國媒體曾大捧的現荷蘭國家隊掌門人范哈內亨稍遜。
中國隊打入韓日世界盃決賽圈後,中國足球在世界的矚目度大增,這次中國隊選帥僅在歐洲據説便有71家報紙、18家電臺、5家電視臺進行了報道。
哈恩的命運值得關注:他究竟是“哈恩王朝”的開拓者,抑或中國足壇的“短命皇上”。明年2月,哈恩將進入他在中國的第一個考場,屆時在韓國進行東亞聯盟杯決賽,中、日、韓三強謀面的結果,將給13億中國人提供“哈恩第一印象”。
田徑:雙保險與三保險
作為“老大難”的田徑開始分項陸續招聘主教練,近日揭曉的是其最大亮點女子中長跑的國家隊主教練,令人驚訝的是,歷來一山不容二虎的主教練位置居然擠進來二人。
國家體育總局田徑管理中心同時向火車頭體協的王德顯與內蒙古體育局的胡榮下頒聘書,聘職皆為國家女子中長跑隊的主教練!
這一奇特作法至少在中國的國字號隊伍中開了先河。本來行家預估,以弟子孫迎傑在釜山亞運大出風頭的王德顯將獨掌主教練教鞭,固王德顯在“馬家軍”教父馬俊仁不參加競聘情勢下已無人攖其鋒芒,而胡榮在中國田壇鮮有人曉。只是由於田管中心出成績心切,擔心光有“王家軍”不保險,讓科班出身(北京體育大學教練員大專班畢業)的胡榮另組“胡家軍”,以期土洋兼備,東方不亮西方亮,確保2004年雅典奧運奪牌與2008年北京奧運掠金。
自稱“毛歲(即虛歲)五十有八”的馬俊仁明智地置身選帥事外,同時又暗屯軍馬,麾下60弟子已演練有時,實際上構成中國女子中長跑的“第三種力量”,或許也是最強悍的力量,使中國女子中長跑奧運出成績一下具有“三保險”。
籃球:內冷與外熱
由於姚明、王治郅與巴特爾三大中鋒同時輔佐而聲名鵲起的中國男籃在釜山亞運後也帥位虛懸。中國籃協11月26日發出通知,表示這一令人歆羨的聘位將由競聘會産生,並列出4位競聘人:上海東方隊的李秋平、八一火箭隊的阿的江、北京首鋼的閔鹿蕾、國家青年隊的張勇軍,4位各自所在隊的主教練均為一時之選。
令人納罕的是,得此殊榮的4人面對媒體提問時無一人知情,卻原來籃協是據“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推薦”提出名單,公佈時並未得到當事人首肯。結果,最被推重的李秋平已定要赴美國深造而婉拒參與,閔鹿蕾繼而以“能力不夠”退出,阿的江也曾慎重考慮而未馬上接招。
與內冷形成對照的是,有心到華夏大地闖蕩一番的洋教練卻大有人在,據《京華時報》引自一位籃壇名宿的話稱:“很多大牌外教和中國籃協取得聯絡”,願到中國國家籃球隊挂帥。
面對這一冷一熱,中國籃協考慮放慢本國教練競聘上崗的速度,據説讓洋教練作國家男籃顧問,形成土洋結合教練班子的方案也在考量之中。
乒乓:兼任與專職
“國球”忽然也有了換教練的需要。
釜山亞運沒達到賽前預定目標的國家隊經歷了從媒體寵兒到抨擊目標之過程。終於,11月29日,借助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週年”新聞會,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發動反擊,在致詞中表示,國內媒體所説中國隊的釜山亞運“慘敗”言過其實。
在這之前,針對國家隊“教練失和”的報道,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也澄清“並非權力之爭”,但明白表示教練班子“動比不動好”。
不久前,乒羽中心已宣佈蔡振華榮升該中心副主任,雖表示蔡的國家隊總教練一職暫還兼任,然一身二任對亟待加強整改的中國隊來説絕非長久之策,中國乒乓隊遲早還要遴選專職總教頭。
即使屬下教練勢在必行進行調整,也大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虞,每個教練均非池中之物,動起來要思量再三。
與前文所述三個項目不同,乒乓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嚴峻口號。1989年中國隊在世乒賽男團決賽以0:5大敗給瑞典隊,此後經6年休養生息,終於痛打翻身仗,在世乒賽拿了全部冠軍與所有單項的冠亞軍,蔡振華即為當時的新人亦即主力之一。今天,中國隊在釜山亞運七金奪其三,也算差強人意,只是賽前目標定在“保四爭五”,相比之下的稍差了一點;而媒體習慣了中國隊在大賽全取金牌,對此成績落差一下子難以適應,故怨尤多多。
據料,此番中國隊的換帥將與改革一併考慮,人員不會多,但機制要變化,不但職權明晰化,且引進競爭機制;在技術上把適應國際乒聯新頒之11分賽制列為第一優先,其次才是“無遮擋發球”等新規定,教練須有所作為方可屹立不搖。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