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王樂義:科技興農 勇於創新 > 正文

時代先鋒:王樂義這個頭帶得好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20日 10:41)

  新華網濟南1月19日 記者張曉晶

  “王樂義這個頭帶得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就是要體現在帶領農民致富上。”2005年4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的一間蔬菜大棚裏,聽完菜農王友德講述村支書王樂義帶領群眾種大棚致富的經過後高興地

  稱讚説。

  王樂義幾十年致力於蔬菜大棚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以一個農民的樸實和執著,以一名共産黨員的博大胸懷,推進了現代化農業的進程,帶動成千上萬農民共同走上了小康路。

  “我這個‘半拉子人’一定帶領鄉親闖出一條富路”

  王樂義帶這個頭確實不易。1978年5月,王樂義被確診為直腸癌,手術後比正常人多了一件東西——糞便袋。

  當年9月,三元朱村黨支部改選。王樂義被全村黨員推到了臺前。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多長,但他知道村里正是需要他的時候。他對鄉親們説:“我是個隨時可能倒下的‘半拉子人’,但我幹就要幹好,能幹一年是一年,能幹十年是十年!我這個‘半拉子人’一定帶領鄉親闖出一條致富路!”

  王樂義上任那年,村裏的家底只有兩輛破車、10頭牲口。村裏除了5個當老師的,沒有一人有存款。此後幾年,王樂義落實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上世紀80年代末,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200元。

  1988年臘月二十八,常年在外販運蔬菜的堂弟從東北給他捎來兩斤鮮靈靈的黃瓜。王樂義眼前一亮:東北天寒地凍能産黃瓜,我們一定也能行!

  大年初六,王樂義就帶著人上了東北。一上東北,菜農毫不客氣地讓他們吃了閉門羹。二上東北,同樣一無所獲。脾氣一向和善的王樂義急了,三上東北!

  同去的村幹部向東北菜農介紹説:“這是我們身患癌症的村支書,他不是為個人發家致富,而是想帶領全村百姓拔掉窮根啊。”這個對親姐夫都不曾鬆口的東北菜農終於被王樂義這個執著的山東漢子感動了。

  壽光種菜的歷史比較早,當時已經有了老式的溫室大棚,冬季需要升火加溫,但只能生産葉菜,效益不高。東北菜農的大棚靠山而建,地理條件比較特殊。回來後,王樂義一頭紮在大棚技術革新上,在墻體、採光面、薄膜、嫁接技術、大棚方位5個方面進行改造,研製成功了適合平原地區推廣的不需加溫的冬暖式大棚。

  大多數村民卻不買王樂義的賬:“燒幾噸煤都産不出黃瓜,光靠曬太陽能曬出黃瓜來?”一時間閒言碎語四起。建大棚要有五六千元的初期投入,一旦失敗,建棚戶不僅會血本無歸,還可能成為村裏的困難戶。

  王樂義深知風險卻認準了這是一條致富的路子。“在致富路上,黨員幹部站得高,群眾才能看得遠;黨員幹部走得快,群眾才能跟得緊!致富有風險,咱們不擔誰來擔?”王樂義在黨員幹部會上拍了桌子。最後定下由全村17名黨員幹部&&先建大棚。

  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的黃瓜上市了!開秤每公斤20元。供不應求!

  王樂義,這個再苦再累都沒哭過的漢子,在沒人的時候偷偷流下了熱淚。

  17個大棚戶平均收入2.7萬元,最高的賣到3萬多元。村裏一下子冒出17個雙萬元戶。

  王樂義的表姐王英奎當年為阻止兒子參與建棚,連續幾天到王樂義家大鬧,後來也種起了大棚。説起現在富足的日子,滿足感從老人心裏自然向外流淌。

  “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

  第二年,全村一下子冒出181畝大棚。17名黨員幹部分片包乾指導。這一年,靠賣菜村民存款達到128萬元。

  王樂義被縣裏盯上了。1990年,縣委書記王伯祥專門為他配了一輛吉普車,負責在全縣推廣大棚蔬菜技術。一年下來,他跑了4萬多公里,有時一天跑11個鄉鎮30多個村,累得兩眼發黑,雙腿拖不動。那一年,全縣發展的5130個大棚全部成功,當年增收6000多萬元。壽光因此成為“中國蔬菜之鄉”。

  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找上門來要求學技術。村民不滿了:把技術傳出去,不等於把自己碗裏的饃讓別人分著吃嗎?

  王樂義最終做出了一個共産黨員的選擇,他對村民們講明了自己的心思:“我不僅是三元朱的村支書,還是個共産黨員。共産黨員還分哪村哪鎮?一村富了不叫富,大家都富才是富!”

  1990年以來,三元朱村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學習者90多萬人次,有38個國家的專家教授也來參觀考察。最多的一天,王樂義接待了來自6個省的14批3000多人。送走最後一批客人,他兩腮都麻木了,連張嘴吃飯的力氣都沒有。

  沒有人強迫王樂義一分不取地去四處授藝,沒有人強迫他必須親自講授每一節課,接待每一批來訪的客人。怕他過度勞累,上級領導、村裏鄉親甚至要把他藏起來,好讓他多歇一會兒。

  可王樂義就是這麼一個人,就是這麼一個“把鄉親的小事當成大事、把自己的大事當成小事”的人。他寧肯自己把苦和累都咽回肚子裏,也要把鄉親們的事辦好。他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多給別人提供一些經驗:反正自己是個“半拉身子”,乾脆豁出去了!

  1991年正月,一個外地考察團點名讓王樂義出面介紹情況。此時,王樂義已經病了半個多月,彙報講解完,大汗淋漓,幾近虛脫,被別人從大棚裏抬回家去。

  他外出指導培訓,晚上10點剛回村,聽説有人家裏種的黃瓜病了,又坐著車往外趕。天黑路滑,半路上,汽車翻進溝裏,人沒事,他爬出來又往村裏跑。

  17年來,王樂義的足跡到過11個省、區、市,少説也有幾十萬公里,舉辦了3000多期技術培訓班,發放科普書籍8萬多冊、錄像帶5000多盤,不取分文、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給了千家萬戶。

  每到一地,他都要根據當地實際地理和氣候條件再對技術進行改進,確保建一處大棚帶動一個農戶脫貧。他13次進新疆傳授技術,使邊疆地區一年8個月吃菜靠外運的歷史一舉打破。從天山南北到雪域高原,從冰封東北到革命聖地延安,王樂義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播種機,走到哪都營造出一片“冬天裏的春天”。

  三元朱村民也成了不少地方爭搶的“財神”。他們在20個省、區、市的300多個縣市播下綠色火種。直到今天,三元朱仍有140多人常年在外,他們中有27人被聘為科技副鄉(鎮)長,2人被聘為科技副縣長,被稱作“中國的白領農民”。

  “什麼時候都要有‘一招鮮’”

  三元朱人手把手教會了一批又一批種菜的農民,競爭對手遍及全國。但王樂義是一個不怕有競爭對手的人。他的秘密武器是:“什麼時候都要有‘一招鮮’。”

  他牢牢握住創新這把利劍,始終佔領蔬菜種植技術的“制高點”。在他的帶動下,320多個新品種、130多項新技術、80多項現代化設施先後在三元朱紮下根來。三元朱成了全國大棚的試驗田,靠“‘一招鮮’吃遍天下”。

  1990年底,王樂義了解到無公害蔬菜的信息,下定決心:不僅要讓農民富,還要讓吃菜的人吃得放心。他費盡週折在北京找到了無公害蔬菜專家王憲彬教授。這位將成果“養在深閨無人識”的老教授喟嘆一聲:“我這個成果搞成6年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推廣。沒想到,第一個來找我的是個農民!”

  1992年,無公害蔬菜在三元朱村首次開發成功。這是我國最早創立的蔬菜種植業的“綠色標準”,直接引發了蔬菜産業的又一次革命。

  2001年,王樂義率先打出了以個人信譽作擔保的品牌——“樂義”牌蔬菜,實行“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模式。“樂義蔬菜”高出市場價格30%,仍然供不應求。

  這些年,王樂義一直致力於對農民的科技培訓。2003年,他與美國、西班牙、德國、以色列、荷蘭等國家合作,成立了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農民不出國門,就能學到國外農業技術,取得西方發達國家認可的技術證書。

  為了加快技術推廣速度,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受益,王樂義已經著手在西北五省區各設一處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培訓。

  2005年,三元朱村經濟總收入3338萬元,人均純收入9900元。

  “知黨情更要報黨恩”

  王樂義家有一張發黃卷邊的全家福。可是老兩口輕易不敢去看,因為照片上的大女兒不在了。每次想起,揪心地疼。

  1979年,公社為了照顧王樂義帶病為村裏操勞,給他大女兒月榮一個招工指標。然而,王樂義卻將指標讓給了別人!月榮一氣之下尋了輕生。

  多少年後,王樂義和別人提起這件事,還説:“月榮是窮怕了,為了月榮,也要讓農民都富起來。”

  村裏幾乎家家都有大棚,惟獨王樂義家沒有,他沒功夫種。村裏外派技術員一年收入兩三萬元。王樂義走遍大江南北,卻是個不拿一分錢的“總教頭”。

  幾十年來,不斷有人問王樂義:“你這麼賣命地幹,為的是啥?”他只有一句話:“水有源,樹有根,知黨情更要報黨恩。”

  28年前,為了救活王樂義,縣裏從黨費中拿出6000元錢給他做了手術,這個恩情王樂義始終不敢忘。

  王樂義17歲到東北當了一名伐木工人,1962年回村,1965年入黨,當村幹部44年。經歷過生活的苦,更知黨的恩。王樂義的人生見證了中國富民政策的演進,已經融化在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偉大進程中。他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富起來。

  28年來,他把生死交給群眾,拖著從死神手裏奪回來的羸弱之軀造福社會,走遍大半個中國,發起和推動了一場遍及中國北方農村的“白色革命”。

  王樂義這個中國最基層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以獨特的活法體現了一個真正的共産黨員的追求!就像一粒火種,以燃燒自己的悲壯,將農業科技的星星之火播撒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照亮了千千萬萬農民的致富之路。(完)

責編:朱亞菲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