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9日 10:08 來源:
人民日報消息:虛假信息、垃圾郵件、強制下載……這些遭遇對經常上網的人來説一定是家常便飯。類似現象反映出的“網德缺失”,已成為時下網絡上最為人詬病的痼疾。最近,一項“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為”評選得到了網友們熱烈響應,“網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詞彙。
10萬多人次參與投票
網絡不文明行為令網民們深惡痛絕
9月1日至15日,中央文明辦秘書組、未成年人工作組,中宣部宣教局與中國精神文明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青網及新浪網、搜狐網,開展了“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為徵集與評選活動”,網友反響熱烈,短短5天即跟帖5000多條。8日始,主辦單位整理出22種不文明行為供網友投票,截至15日,有10萬多人次參與網上投票,評選出“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為”。
赫然在列的網絡不文明行為有:傳播謠言、散佈虛假信息;製作、傳播網絡病毒,“黑客”惡意攻擊、騷擾;傳播垃圾郵件;論壇、聊天室侮辱、謾罵;網絡欺詐行為;網絡色情聊天;窺探、傳播他人隱私;盜用他人網絡賬號,假冒他人名義;強制廣告、強制下載、強制註冊;炒作色情、暴力、怪異等低俗內容。
“互聯網‘黃、假、坑、俗’等不道德現象大量出現,影響了網絡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網絡的負面作用,網民對其深惡痛絕。”中央文明辦秘書組組長孔令一對網絡行為失范深表憂慮,“網絡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網上不文明行為對青少年的責任感、義務感、道德感的養成構成了極大威脅。”
純粹的虛擬社會並不存在
網絡不文明是社會不文明的折射和放大小許是一名大二女生,半年來,她在網絡上過起虛擬生活:和一個男孩“戀愛”、“結婚”、“生子”,直至“離婚”。從開始時的興奮、過癮,到後來互相指責、彼此傷害,小許坦言這種不必負責任的愛讓她身心疲憊。小許這种經歷在網上並不少見,人們在譴責這種戀愛遊戲的同時也認識到:網絡同樣需要真誠與責任。
“如果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缺少基本的信任,很難想象他們在網絡上會彼此信任。許多人正是由於家庭的不幸,才在網上尋找家庭的‘溫暖’。還有很多網絡不文明行為,目的就在於獲利……”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陸俊教授認為,産生網絡不文明行為的原因多種多樣,應該關注其産生的現實社會基礎。
誠如一位網友所言:一個網民如果在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就可能到網絡世界中尋找安慰、釋放甚至解脫。而這種宣泄式的網絡行為就為網絡不文明埋下了伏筆。
“網絡不文明行為正是現實生活中誠信缺失、見利忘義、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為的‘網絡版’。”孔令一的觀點代表了一種社會共識,即網絡不文明是現實社會不文明的折射和放大。
“純粹的虛擬社會是不存在的,每一個網絡終端都與現實社會相連。”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陸士楨教授認為,根除網絡不文明行為有賴於公民整體道德素質的提高,有賴於網絡道德體系的不斷完善。
網絡道德體系建設滯後
專家呼籲將"網德"納入公民道德建設範疇
“人們在借助網絡進行社交時,只有恪守人類社會的普遍價值理念,才可能形成和諧的網絡社會,並使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協調發展。”陸士楨認為,現實生活中基本的、普遍的價值觀念,如正義、公平、尊重、和諧等,必然也是網絡的核心價值所在。
她進一步指出,網絡道德正是要解決人與虛擬社會以及現實社會的關係問題,“其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左右網絡價值判斷,即明辨是非美醜;二是影響網絡行為的準則和模式;三是控制網絡世界裏的情感和情緒。”
“我們認為,構建網絡道德立足於三方面需要:一是網民本身的需要,目前我國網民已超過1億,網絡道德能夠確保網絡行為的合社會性;二是互聯網健康發展的需要,要凈化網絡空間、樹立網絡新風就必須大力提倡網絡道德;三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孔令一認為網絡道德是公民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
不少專家和網民不約而同地提出,網絡道德體系建設嚴重滯後,在網絡時代,應該將“網德”納入公民道德建設範疇,加大網絡道德的研究及宣教力度。
不文明行為評選並非目的
構建網絡道德是每一個網民的責任
“構建網絡道德是每一個網民的責任,每一個網民都將從中受益。”網絡文明工程組委會副主任徐文伯近年來為網絡道德建設和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積極奔走。他認為,“網德”建設其實可以發揮很積極的社會作用。他給記者講了一個“尋找幸福終點站”的故事。
今年初,一位網名叫“小秋香”的上海姑娘在網上發帖子,請大家幫助一名在火車站替人拉行李賺錢的年僅13歲的流浪兒吳安民。帖子不斷被轉來轉去,引起許多網友關注。大家在網上商量幫助吳安民的辦法,還有許多人跑到火車站假扮下車的乘客,請吳安民拉很輕的行李,然後給他付很高的報酬。就這樣,吳安民在網友的幫助下,湊夠了回家重返校園的學費,踏上了“幸福終點站”。
若把網民素質比作網絡文明的“軟體”的話,那網絡平臺則是網絡文明的“硬體”,在構建網絡道德的過程中,人們對網絡業界寄以厚望。“網絡媒體對社會施加影響的同時,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新浪網CEO兼總裁汪延認為,要凈化網絡空間,喚醒和培養網民的網絡道德意識,不能僅靠一兩家企業,而必須借助行業自律和聯盟的力量。
目前,不打“擦邊球”、加強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建“綠色網站”正成為網絡業界的自覺實踐。
“在構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大的框架之下,配合中央有關部署,我們將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一系列活動,不斷為構建網絡道德鼓與呼。”孔令一指出,“網絡不文明行為評選並不是目的,它旨在營造一種氛圍,那就是全社會都來關注網絡道德問題,都來為構建和諧網絡、和諧社會盡一份力。”人民網記者 曹紅濤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