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為“伽利略計劃”投入兩億歐元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3日 05:08)
中國青年報消息:歐盟“伽利略計劃”聯合執行體的官員和專家日前專程來京,與中國方面就“伽利略計劃”合作的技術細節進行磋商。上周,歐盟代表與中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的官員在位於北京的中歐衛星導航技術培訓合作中心進行了兩天半的談判。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中方談判代表之一、國家遙感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加洪今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到底怎樣參加‘伽利略計劃’,如何和歐盟合作,又能從龐大的‘伽利略計劃’中拿回多少項目?這一切已初見分曉。”
去年10月30日,在中歐首腦第六次高峰會議期間,歐洲共同體15個成員國依次與中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洲共同體及其成員國關於民用全球衛星導航(伽利略計劃)合作協議”———這被專家稱為中歐“伽利略計劃”合作的政治協議。“伽利略計劃”是中歐雙方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因此一直備受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關注。這次談判就是落實政治協議的第一次技術性談判,而非正式的談判已經在北京和歐洲之間反復開展了幾輪。
“我們事前提供了一份很長的清單,列出了中國參與‘伽利略計劃’所能夠做的事情,以及希望做的事情。”參與中歐之間技術性談判的高級工程師李加洪説,“這份清單會和歐洲方面的計劃有出入,但是在談判中雙方都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推進雙方的合作。”
“伽利略計劃”的目的就是要到2008年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無線導航系統———稱為伽利略系統。該系統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民用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它由30顆中軌道衛星組成,可直接為用戶提供誤差不超過10米的全球定位服務。已開始實施的“伽利略計劃”將打破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獨霸天下的局面,競爭的格局將會給用戶帶來許多好處。
中國參加“伽利略計劃”到底要投入多少錢?“伽利略計劃”總共投資約33億歐元,按照中國和歐盟15個國家以平等地位參與合作的原則,中國將出資兩億歐元左右。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中國的這兩億歐元如何支付,以現金還是實物方式支付?國家遙感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加洪説,“雙方已經商定,中方首期支付500萬歐元現金,至於建設階段的其他費用,現金和實物方式都有。”
對於中國而言,盡可能多地爭取承擔“伽利略計劃”的建設項目,將會大大受益。一方面部分資金會返回國內,更重要的是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可以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
“我們要儘快實質性地加入‘伽利略計劃’,越快越好,”李加洪説,“這樣有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建設項目。”由於“伽利略計劃”早已正式啟動,而中國是後期進入,所以爭取伽利略系統的衛星的製造、發射等重要任務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是中國仍在努力。
中國參加“伽利略計劃”,關鍵還要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項目中去。目前,中國的參與人員正在到位。“伽利略計劃”聯合執行體是承擔此次計劃的總負責機構,中方將有人參與這個機構的管理層,並享有20%的選舉權;另外,中方的技術人員也將作為“伽利略計劃”聯合執行體的正式員工到布魯塞爾工作;再有,“伽利略計劃”將以公司化方式運作,中國方面正在籌備成立一家衛星導航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參與‘伽利略計劃’的人越多,參與越全面,受益越多。”李加洪表示。
加入“伽利略計劃”,也會讓普通的中國人受益。一旦伽利略系統在2008年成功應用,它的定位系統會更加精確,會更為廣泛地運用在老百姓身上。例如,手錶上就可以安裝全球定位系統,它可以幫助迷失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也可用於野外的搜索營救等等。
■相關鏈結:衛星定位系統知多少
衛星定位導航系統自問世以來,已為公路、鐵路、空中和海上的交通運輸工具提供精確的導航定位服務,同時在軍事應用方面也發揮了其獨特的作用。目前衛星定位系統主要有美國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等系統。
GPS是美國軍方1973年開始實施的一項空間技術,被稱為繼人類登月和研製航天飛機之後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該系統主要由繞地球運行的24顆衛星組成,為軍民兩用系統,向全球免費開放。但美國對自己提供精確定位信號,對其他用戶則是低精度信號。
俄羅斯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LONASS由24顆衛星組成,目的在於為空中、海上以及陸上太空的目標提供精確的定位信息。主要用於守衛俄羅斯的軍事秘密以及保衛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歐洲的“伽利略系統”是世界上笫一個完全向民用開放的全球性衛星定位系統,由30顆軌道衛星組成,將於2008年投入商業運行。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2000年、2003年發射的3顆“北斗”衛星組成,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是一個區域性的定位系統,可滿足當前我國陸、海、空運輸導航定位的需求。但缺點是不能覆蓋兩極地區,用戶數量受一定限制。(張東操 馮茵)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