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人民日報】中國動畫業何時突圍?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1日 18:30)

  人民日報消息:打開電視,你就會發現,每天下午5點至6點半這段屬於孩子的時間裏,除了《藍貓淘氣3000問》深受孩子們喜歡外,幾乎再沒有其他優秀國産動畫片了,清一色“美、日製作”,這不由讓人發問:中國動畫界,何時突圍?

  我國目前有3億多兒童,按年産4000集動畫片計算,人均擁有國産動畫片僅為0.0012秒,而在日本,這個數字為5—8分鐘,在美國,為15—20分鐘。為什麼差距會這麼懸殊呢?據悉,製作一部10分鐘左右的國産動畫片,成本約1萬餘元,在電視臺播出一次可獲利100元。由於大多數動畫片目前只有賣給電視臺一種獲利渠道,所以拍兒童劇、動畫片肯定是只賠不賺。而成熟的市場狀態應該是:製片人製作動畫片和兒童劇,代理商銷售,影視系統播放,企業購買動畫産品形象並開發和銷售衍生産品。但在我國,由於市場不成熟,播放這個環節完成後,其他環節突然缺失,製片人製作出動畫片或兒童劇,除播放外根本沒有衍生産品,投資難以回收。加上國內動畫片、兒童劇題材過於狹窄,表現手法老套,因此很難獲得兒童觀眾的青睞。這樣一來,動畫片生産在我國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投資者擔心虧損而不肯投資,企業又因動畫片量少質次而不願參與衍生産品的開發,電視臺更不願播放這種低水平、小製作的動畫片。這就難怪投資人不熱心,電視人不關心,中國動畫界才淪落至“無人喝彩”的境地。

  其實,中國動畫業也曾有過輝煌。翻閱《世界動畫史》,對於上個世紀40—70年代中國動畫的介紹有4頁,而對日本動畫的介紹尚不足兩頁;但從70—80年代的介紹看,關於中國動畫的內容不足兩頁,對日本的介紹卻猛增到7頁之多。與之對應的是,《黑貓警長》、《葫蘆娃》、《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糊塗神》、《小貝流浪記》等一批優秀國産動畫片的出現,才多少擺脫些外國動畫片統領中國電視屏幕的尷尬局面。

  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一直受到孩子們的廣泛歡迎。我國動畫業在藝術創作上曾經有過五六十年代的輝煌成就,因其種類繁多、風格獨特、製作精良而被國際動畫藝術界譽為“動畫學派”。然而從市場的意義上講,中國民族動畫業從未有過真正的輝煌。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動畫業缺乏市場運營機制,沒有成熟的市場環境。這就使得我國動畫業有作品而無産品,有精品而無商品,有行業而無産業,有事業而無企業。動畫業要衝出瓶頸,釋放更大的生産力,首先在於製作人員觀念上的改變:動畫片是文化産品,文化産品只有進入市場才可能變為商品,才能進行再投入擴大生産。意識不到這點,中國動畫業若想趕上“美、日”動畫片王國,恐怕只是一廂情願,水中望月。

責編:揚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駭客帝國2》用動畫版補白(組圖)(2003/04/11/ 14:51)
  • 迪斯尼推出森林冒險動畫電影《森林王子2》(2003/03/31/ 12:01)
  • 美國高收視動畫片《飛天小女警》央視將開播(2003/02/26/ 10:10)
  • 【羊城晚報】不可不看的十部成人動畫之東洋篇(2003/02/09/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