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消息:
購並引起各方關注
美國第三大石油企業康菲石油公司12月12日晚宣佈,準備以356億美元的價格購並總部設在休斯敦的伯靈頓資源公司。這起購並案剛露出水面,就在美國油氣行業及華爾街引起了軒然大波。消息傳出後,兩家相關公司的股價漲落互見。12月13日,康菲石油的股票價格下滑近5%至每股58.2美元,而伯靈頓資源的股票價格則上漲4.3%至每股86.07美元。
康菲石油購並伯靈頓資源案如果最終獲得雙方股東的同意及美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批准,兩家公司合併後可望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商和僅次於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氣生産商。不過,從2004年的年營業收入來看,康菲石油購並伯靈頓資源後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只有1425億美元,雖然拉近了與美國石油行業老二雪佛龍(2004年的營業收入為1509億美元)的距離,但要想登上美國最大石油能源公司的寶座仍有很多臺階要邁,因為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年營業收入總額高達2980億美元,比康菲石油的高兩倍還多。
根據協議,康菲石油將控制新集團83%的股份,並將通過現金加借債等方式來支付購並款項。康菲石油現任董事長莫爾瓦將出任新集團的董事長,伯靈頓資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沙科爾斯則將引退。莫爾瓦在談到這起購並案時説,康菲石油通過這起購並交易能夠增加高質量、低風險、長期的天然氣儲藏量,並將成為北美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商。該項購並交易可以通過合併兩家公司的運營系統,以及減少開採成本等來使新集團每年節省3.75億美元成本。沙科爾斯則認為,這筆購並交易使伯靈頓資源的重大價值得以實現。分析人士指出,對康菲石油來説,購並伯靈頓資源産生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和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不過,也有人認為,康菲石油購並伯靈頓資源是否是個明智的商業決策還有待觀察。德意志銀行分析人士指出,康菲石油這次購並伯靈頓資源也許是出價過高,因為這起交易是在國際天然氣價格創下歷史最高記錄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要想證明這起交易是否明智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能源企業購並繁忙
2005年是全球能源企業五六年以來進行企業購並最為繁忙的一年。康菲石油購並伯靈頓資源是四年來國際油氣行業最大的一筆企業購並交易。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起購並案是國際能源公司應對居高不下的油氣價格而採取的戰略措施。油氣生産商今後需要進一步擴大生産經營規模,而實現這種擴張目標的方式主要是靠企業並購,而不是新開髮油氣井,因為新開髮油氣井的成本會越來越昂貴。不過,受目前國際油氣市場行情看漲的推動,能源領域的企業並購之勢仍會繼續下去,並有可能會愈演愈烈。
能源分析人士指出,康菲石油購並伯靈頓資源可能會拉開能源企業競相收購天然氣資産的序幕,因為大型能源公司目前手頭現金充裕,迫切希望收購規模較小的天然氣開發商。美國天然氣市場供應一直偏緊,大多數美國家庭都使用天然氣取暖,美國有五分之一的電力也來自於燃氣發電。隨著國際天然氣價格接近歷史高點,世界石油及天然氣供應偏緊狀況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規模較小的天然氣公司就有可能成為大型石油企業潛在的收購目標。這部分天然氣公司掌控的非常規氣田擁有大量的可鑽天然氣井。
事實上,英荷合資的殼牌石油、法國的道達爾以及英國天然氣集團等歐洲油氣巨頭對北美規模較小的天然氣企業早就虎視眈眈。相比之下,美國石油巨頭的購並慾望似乎沒有像歐洲同行一樣迫切。埃克森美孚雖擁有充足的收購資金,但對在目前油氣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進行購並仍心存疑慮。雪佛龍因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源來整合前不久以180億美元購並的尤尼科公司,所以目前似乎也不急於尋找購並目標。但是,如果歐洲石油巨頭到北美購並天然氣企業,蠶食美國能源市場,美國大型能源公司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很可能會迅速加入購並行列。文/本報駐紐約記者 嚴恒元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