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日三國爭鋪俄羅斯輸油管 安大線枝節橫生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30日 16:35)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如果分析伊拉克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有兩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其一是軍事上的,戰爭彰顯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軍事革命,將對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産生深遠的影響;其二是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具體一點就是石油問題。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絕不比軍事問題低,因為它關係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關係到中國的國家安全。
我們只需了解一組數據和事實就可知道石油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中國早已成為一個石油進口國;6月中旬,英國能源巨頭英國石油(BP)的首席經濟分析員戴維斯公佈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此前的數據是第三);中國目前年産原油1.6億噸,年需求則高達2.2億噸,僅2002年進口就達7000萬噸;6月20日,中國海關公佈1-5月原油進口同比增長35.8%,高達3620萬噸;按有關數字推斷,2005年的石油進口規模將達到1億噸。
如果沒有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將蒙上濃重的陰影。正因為如此,在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上,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為代表的石化行業三大巨頭,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縱橫捭闔,以保證對國內産業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在某種程度上就成為三大石油巨頭當仁不讓的責任。
當然,比起國際石油巨頭,我們還略顯弱小,磨難和教訓自然是少不了的。
中東石油路線如此脆弱不堪
一位中國能源專家曾用“不堪一擊”來形容馬六甲海峽。這樣的評價包含了三層含義:第一,目前馬六甲海峽處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控制範圍之內,印度力量對該海峽也是觸手可及;第二,以中國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控制這條海峽;第三,這條海峽已經成為美國全球戰略中必須控制的16個咽喉水道之一,一旦美國勢力介入,任何國家也無可奈何。
但是,就是這樣一條水道,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卻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中國從亞太地區、非洲地區、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都要經過這條咽喉水道。僅2001年,中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數量就已佔進口石油總量的48%,而國際權威機構的預測顯示,到201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80%。
毫不誇張地説,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扼制住了中國的能源通道。對這條水道的過度依賴,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重大的潛在威脅。
更為嚴重的是,在全球石油最大的源頭中東地區,美國的勢力正在急速擴大,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影響力在減弱,甚至很難再發揮有實質意義的影響力。
6月22日,伊拉克石油戰後首次出口,出口收入進入美國人控制的賬戶。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中國三大石油巨頭進入伊拉克的消息,相反,一家從事建設工作的中國公司日前重返伊拉克,其職員在巴格達附近遭遇暴徒搶劫。
中東石油路線如此脆弱不堪,三大巨頭作為從事貿易的公司,要想保證它的完整暢通,和平時期可以,但是在非常時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俄羅斯輸油管線好事多磨
無論是作為從中東進口石油的補充,還是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建立另外的能源通道,抑或從節約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到中亞地區、到俄羅斯尋求油氣資源都是中國石化企業的理想選擇。但是這樣的事情,也是好事多磨。
中俄兩國的能源合作最早起源於1994年,當年,俄羅斯方面向中國提出修建一條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地區的輸油管線。1996年,在兩國關於能源合作的協議中,該項目被納入。2001年9月,中國總理朱鎔基訪俄時,這條輸油管線的規劃已經大致完成:起點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繞過貝加爾湖,進入中國直達大慶。這條線被稱為安大線。隨後安大線的技術準備工作緊鑼密鼓進行,如果兩國政府批准,就可在2003年年初動工。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日本、韓國的介入,安大線橫生枝節。
今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訪俄,兩國簽署能源合作計劃。小泉向俄方提出了修建一條從安加爾斯克到太平洋港口納霍德卡的輸油管線(即安納線)的計劃,並保證每天向俄羅斯購買100萬桶石油。同時,日本還將為修建該輸油管線提供50億美元的金融援助。
俄羅斯能源部門在小泉訪俄前就得到這份建議,之後開始左右搖擺。這時的韓國也介入了,他們表示願意向俄羅斯提供資金援助,以加快實施安納線方案。
是建設安大線還是安納線,在俄羅斯內部引起激烈爭論。爭論的結果是,俄羅斯決定鋪設帶大慶支線的安納線,但是,直達大慶的安大線作為一線工程先行施工。據預測,如無特殊情況,該項目今年年底便可順利開工,2005年中俄雙方開始實現每年2000萬噸的原油貿易,到2010年將增至每年3000萬噸。
5月28日,在胡錦濤主席訪俄之際,中國石油公司與俄方簽署了有關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長期購銷基本原則和共識的總協定,根據該協定,建成後的安大線將向中方供應7億噸、價值1500億美元的石油。
有關專家對此評論説,雖然俄羅斯最終決定安大線只是支線,但是該線路的先行施工是符合中方利益的。尤其是,該線路的建設使中國可以從俄羅斯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大大減少了中東地區動蕩對中國能源安全構成的隱患,其戰略意義十分巨大。
進軍裏海一場空歡喜
作為石化行業三巨頭的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給人的印像是各自為戰,但是,在出擊海外市場上,中海油和中石化也緊密合作了一次,但是,這次合作卻以兄弟倆雙雙落敗遺憾收場。
有關專家介紹説,中國油企“走出去”戰略主要有兩種形式:對於海外的國有資産,中國油企多以分成合同的形式參與油氣田的勘探開發;而對於完全私有化的油氣田,中國油企則必須採用收購原有股東股權的方式,介入這些油氣田的開採。
今年3月,中海油和中石化聯手展開了一次高達12.3億美元的收購行動,意圖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手中持有的裏海北部油田16.67%的股份。3月7日,中海油與BG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中海油將在5月9日正式以6.15億美元收購BG旗下全資子公司BG國際持有的裏海北部油田項目16.67%股權的一半(即:8.33%)。3月11日,BG以同樣的價格將剩下的一半賣給了中石化。
儘管股權價格是隨市場行情波動,但相對而言,此次中國油企兩兄弟的收購,付出的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價錢。更重要的是,中國油企早就看中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包括裏海北部油田在內的中亞石油富集地區,中石油已經先行一步于1997年進入該地區,中海油與中石化為此次收購及其後續動作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準備工作。
簽約消息傳回國內後引起轟動,但是,這兩份合同的生效有個前提條件,即原有股東放棄行使優先認購權。兩個月後,中海油正式收到BG通知,裏海項目原有股東已決定行使優先認購權,收購BG曾同意向中國油企出售的股權。
3月份簽署的協議至此成為一張廢紙。
之後,中國媒體開始查證到底是誰行使了優先認購權,但已經於事無補。有專家評論,這是中國油企“走出去”戰略遭遇的一次不小的挫折。由此也暴露出了,相對於本身就是從國外油氣田權益開採起家的國際石油巨頭來説,中國油企“走出去”的經驗遠不如人。
“走出去”戰略是一次沉重的起飛
説實話,中國油企“走出去”戰略,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果已屬不易,而且所交學費也不算太昂貴。但是,這中間經歷的種種挫折和教訓,卻是值得好好反思。更重要的只有不斷地走出去,才能在實戰中鍛鍊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壯大自己。
與一般的商品貿易不同的是,石油貿易具有戰略意義,但是同時,中國油企又要學會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石油市場上掌握商機,賺取利潤。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之間的關係如何把握,是需要仔細琢磨、小心平衡的。這樣的走出去,是一次沉重的起飛。(中華工商時報/記者 王義偉)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