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兩岸專家認為閩臺區域合作恰逢其時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22:24)

  新華社福州5月20日電(記者 王凡凡)“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閩臺區域合作研討會”20日閉幕,來自臺、港、澳及大陸各地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就閩臺區域合作、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等課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專家一致認為:開展閩臺區域合作恰逢其時。

  台灣中山大學汪明生教授認為,最近兩岸互動頻繁,臺商春節包機以及兩位在野黨主席先後訪問大陸,兩岸關係有再次熱絡展開的跡象,以福建為首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應該及時制定務實有效的兩岸發展與區域合作政策。

  台灣中原大學高孔廉教授説,連戰訪問大陸已達成多項經貿合作共識,閩臺地緣、血緣接近,語言相同,氣候環境雷同,文化信仰相同,又是兩岸最早進行交流的地區,同時,兩門(金門、廈門)、兩馬(馬祖、馬尾)已實現“小三通”,因此,閩臺先行開展區域合作,可以事半功倍。

  台灣“立法委員”周守訓説,臺閩的合作是必然的,也將共創雙贏。福建對台灣經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區域合作對象。雖然兩岸目前沒有全面“三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閩臺經濟合作的發展,但如果能夠適當放寬某些政策,包括擴大“小三通”的範圍、建立廈臺特殊運輸航線、在廈門和金門之間設立自由貿易區試點、建立閩臺CEPA等,對福建經濟發展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形成將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臺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陳正統認為,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待時日,然而必然要往這個方向走,因此,彼此鄰近的福建港口與台灣港口的合作互動先走一步,作為試點,是有意義的,而且現在應該説條件已經具備。

  陳正統説,再過五、六年東盟與中國(10+1)自由貿易區就將建立,其時若日、韓加入就是10+3,這個自由貿易區一旦建立,將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在零關稅或很低關稅的狀況下,其貿易值之高是可以預期的。屆時,如果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在高雄與廈門各自建立經貿特區,這樣台灣的産品,就能以最短的運輸距離,運到廈門後,予以加工或貼牌,以大陸産品銷往東盟,得以享受零關稅或低關稅。同樣,東盟的産品也可由廈門轉銷台灣,讓台灣的消費者受益。

  根據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以及福建自身區位特點,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旨在發揮福建的優勢特別是獨特的對臺優勢,把福建建成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兩岸三地經貿合作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和促進祖國統一的重要基地。此次研討會上,該戰略構想得到了與會專家充分的肯定,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深化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閩臺區域合作,實現兩岸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也是兩岸經貿合作和交流交往的重要地區。全省共設有四個臺商投資區、兩個海峽農業合作實驗區、35個台灣漁輪停泊點。截至2004年底,福建已累計吸引台資企業8000多家,實際利用台資約103億美元,佔大陸吸引台資的26.1%。截至2005年3月,閩臺貿易總額達363億美元,其中對臺出口為45億美元,從台灣進口達318億美元。(完)

責編:春天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