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開發揭新篇章 三峽電力將照亮半個中國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2日 12:39)
國際金融報消息: 6月10日22時零分,三峽工程壩前水位正式達到135米,提前5天實現蓄水目標。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庫庫容凈增100億立方米。經過千百年的夢想和期盼,中華民族在“高峽出平湖”的驕傲與自豪中,揭開了治理長江、開發長江的新篇章。
發生在萬里長江上的這一滄桑巨變,將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縫合長江經濟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命脈,是我國最具潛力的經濟帶,沿江佈局著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多個經濟重鎮。然而,這一活力四射的經濟帶卻在三峽斷裂了。
三峽工程上馬,給三峽人帶來了亙古未有的發展機遇。10年間,上千億資金密集投入了這一地區,120余萬人的遷移,大量的城鎮、企業搬遷為庫區重構經濟結構創造了條件與機遇。10多年來,三峽庫區不僅順利搬遷了70多萬移民,而且也是庫區經濟發展最快的10年。
統計數據表明,在這期間,三峽庫區20個區縣國內生産總值比1993年時增加了2.21倍,財政收入增加了1.83倍,農民收入增加了2.15倍。
三峽這一長江經濟斷裂帶正在被平湖悄悄地縫合,長江經濟帶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
西部開發新通道
蓄水之後,長江三峽最直接的變化是航道條件的改善。長江行船油耗將減少,載重噸位將增加,萬噸級船隊將可以直接停靠重慶港,長江航運將擁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
長江是連接我國東西部的一條經濟大動脈。人們應該意識到,航運條件的變好,價格的降低意味著我國西部豐富的資源可以更快、更廉價地運往東部;東部的企業可用更低的成本在西部落戶,西部的企業也可以更節省地將産品運出。自古雄奇天下的三峽天險,如今已化為西部大開發的一條新通道。
據測算,蓄水後長江航運的成本將從目前每噸公里0.03-0.04元的基礎上還要降低36%左右,加上運力大大提高,而陸路運輸成本為每噸公里0.5元左右,水運的單價將大大提高競爭能力。
馴水發電造福天下
三峽工程建成後,三峽大壩可以直接控制荊江河段90%以上的洪水,使長江中下游12.5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區的人民免遭洪水威脅。
發電是三峽工程的另一個效益。當三峽電站26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運行時,三峽水電站的年均發電量將達到847億度,可“照亮”半個中國。三峽水電站將和華中、華東地區已建、在建和將建的火電站和水電站群相結合,為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增添新的動力。相對於火電、核電而言,水電清潔、安全、不會枯竭。為此,每年可減少煤耗4000萬-5000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硫2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水。清潔安全的水電可以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碧、空氣更清新。
三期任務依然艱巨
以初期蓄水、永久船閘通航和首批機組發電為轉折,三峽工程將進入第三期施工階段。據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負責人介紹,在三峽工程最後6年施工時間裏,主要將圍繞三大目標展開工程建設。
今後6年,三峽工程的主要建設目標是完成總長665米的右岸大壩、佈置有12台機組的右岸電站和通航建築物中的垂直升船機。2007年5月右岸大壩具備擋水條件,7月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56米。2007年12月右岸大壩土建全部完工,三峽大壩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壩頂;右岸電站計劃于2005年12月開始機組安裝,2007年年底兩台機組發電,2009年12月底全部機組安裝完成並投入運行;用於客輪快速過壩的垂直升船機,一次可通過一條3000噸級的客貨輪或一條1500噸級駁船。它的提升高度達113米,其規模和技術複雜程度均屬世界第一。目前升船機工程已進入方案論證階段,預計2005年開工建設,2009年投入運行。 (新華社記者 代群 施勇峰 發自三峽)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