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國房地産:在調控中發展 在震蕩中前行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3日 17:46)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今年以來,我國房地産開發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1至11月份,房地産開發投資6228億元,同比增長28.2%,成為帶動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城鄉住宅投資佔GDP的比重保持在8.5%以上,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約24%,房地産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越來越佔有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個人購房的比例直線上升,房地産業的發展越來越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為了促使房地産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了房地産業的發展思路,加大了對房地産行業的宏觀調控,在調控中發展,在震蕩中前行,成為2002年房地産業發展的主題。
明確發展方向
停止實物分房,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金融服務進一步完善,使我國住宅建設完成了由計劃型向市場型的重大轉變。這一市場的特點是,個人購買商品住宅的比例達到94%,居民的購買力和購買需求直接決定商品住宅産品銷售,這一特點對於商品住宅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面向百姓,面向市場。
2002年我國房地産業發展的目標和政策充分體現房地産市場這一發展變化。國家有關部門明確提出,住宅建設必須改變目前存在的面向高收入階層、賺取高額利潤的開發傾向,應定位於中低收入居民,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這種做法既可以滿足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擴大住房消費,還可以改善住房供應結構,有效平抑房價,防止産生房地産“泡沫”,具有綜合的社會經濟效益。
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問題,不但要有宏觀政策,還要有具體辦法,國家主管部門就此提出五大措施,對居民家庭購買自用普通住宅,減半徵收契稅;對經濟適用住房採取免收土地出讓金等措施;鼓勵住宅合作社和集資建房;推行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危舊住房改造步伐。
為了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調整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決策體系;規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設置;規範住房公積金銀行賬戶和個人賬戶管理;加大個人貸款發放力度;切實維護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的合法權益。
加大整頓力度
2002年,困擾房地産業發展的兩個主要問題是,部分地區投資幅度過大,房價增長過快;房地産市場不規範,違規開發、廣告虛假、面積缺斤短兩等問題時有發生。
對此,有關部門連續下發通知,要求對房地産開發企業的不良行為給予處罰;房地産經紀人必須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對住房交易手續費收取做出規範;全面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和房地産市場。
針對部分地區房地産過熱的傾向,國家六部門要求,加強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醒各商業銀行要切實加強信貸管理,警惕房地産泡沫的出現,並重申嚴禁發放“零首付”個人住房貸款,要求對2001年6月以來商業銀行房地産信貸業務辦理情況進行檢查。
為規範經濟適用住房價格管理,促進經濟適用住房健康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價格管理辦法》出臺,提出經濟適用住房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應當與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以保本微利為原則,切實體現政府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這一辦法將於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保持發展勢頭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住房條件的不斷改善無疑是小康生活的重要內容。業內人士認為,在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房地産市場將進一步完善,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
目前,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1平方米, 按照“十五”規劃,到2005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將達到22平方米,到2010年時,可望達到人均25平方米。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在人均住宅面積達到30至35平方米之前,會保持較旺盛的住房需求,房地産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對於部分地區存在的房地産過熱的現象,一些房地産業界的專家認為,我國房地産市場仍處於上升期,但要防止過熱現象。相信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開發商對房地産業的投資行為將趨向謹慎和理性化,市場産品結構的調整將進一步加快。
在規範與調整中,房地産業將繼續向前邁進。(記者 孫玉波)
責編: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