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白皮書新鮮“出爐”
——未來5-10年中小超市將佔15%的市場份額大賣場約為10%百貨店將佔10%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2日 11:02)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中國商業聯合會今天在此間對外正式發佈了2002中國零售業白皮書,這是我國商業領域首次採用國際通行的方式,詮釋行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它表明我國商業領域市場化運作程度已達到一個新水平。
據悉,中國零售業白皮書,主要內容涉及五個方面:一是中國零售業的基本情況;二是消費品市場;三是主要商品銷售情況;四是主要零售業態商品銷售經營情況;五是外商投資零售企業情況。按照發佈規則,本年度發佈上一年度的。
2002中國零售業白皮書指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經濟行為市場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中國零售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持續增強,2001年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在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8.2%,産業地位日趨擴大。200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7595億元,比1978年擴大了23倍,零售市場已由商品嚴重短缺的時代進入了絕大部分消費品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城鎮居民消費品已過渡到初步小康型的工業品消費。
按白皮書的公佈,上一年中國大陸共有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1847.7萬戶。其中內資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261.4萬戶,外資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1.2萬戶,私營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72.6萬戶,個體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1512.3萬戶。而從經濟成份看,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零售額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集體佔15%,私營和個體佔44%,外資及港澳佔3%。此外,全國股份制商業企業達到3700多家,上市公司達到100多家。
在白皮書中,著力分析了上一年的消費品市場。由於受經濟因素的影響,西部地區消費能力較弱,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7595億元中,廣西佔2.489%、重慶佔1.860%、四川佔4.470%、內蒙古佔1.429%、貴州佔1.005%、雲南佔1.473%、西藏佔0.130%、陜西佔1.769%、甘肅佔1.052%、青海佔0.240%、寧夏佔0.263%、新疆佔1.081%,西部12個省市區面積佔全國的71.6%多,人口占全國的28.1%,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和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僅為17.261%。
據白皮書提供的數據顯示,上一年中國消費品市場80%多的商品供過於求,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比上一年上漲0.7%,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比上一年下降0.8%。而食品支出比重的下降是居民消費結構改善的主要標誌。數據顯示,到上一年底,城鎮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由1997年的46.4%下降至37.9%,下降了8.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由1997年的55.1%下降至47.7%,下降了7.4個百分點。
按白皮書披露的具體數據,在上一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類增長30.5%;飲料類增長37.9%;煙類增長44.1%;酒類增長30.2%;紡織類增長24.6%;服裝類增長23.2%;鞋類增長20.5%;化粧品類增長23.8%;洗滌用品類增長20%;金銀珠寶類增長36.9%;照相器材類增長25.4%;健身器材類增長30.8%;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2%;通訊器材類增長87.1%;汽車類增長39.9%;建築及裝潢器材類增長28.5%。
而由此商品銷售呈現了三個特點:一、食品、飲料等食用商品銷售數量大幅增長,主要因為居民對食用類商品衛生安全質量的重視增強,將購買渠道投向信譽高的大型零售企業;二、加點産品消費增長速度大幅放慢,主要因為家點産品專賣連鎖企業的衝擊;三、服裝商品穩定增長。
白皮書分析指出,上一年中國連鎖百強總計實現銷售額1620億元,增長48%;門店數達到13117個,增長56%;員工人數416442人,增長63%。上一年連鎖百強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提高了1.4個百分點。超市、大賣場、倉儲式商店、專賣店、便利店、購物中心、M ALL等先進的零售業態在中國市場上都已出現,多種業態市場競爭的格局已經形成。
白皮書特別強調,加入W TO後,外資外商正在加快進軍我國零售市場。自1992年上海八佰伴第一家中外合資零售企業成立,到上一年底,全球前200家最大零售商已有18家進入中國;限額以上外商投資零售企業在我國已發展到110家;港澳臺有100家法人企業。上一年外商投資企業商品零售額佔中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佔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總額的1.5%。上一年外商投資的零售企業主要分佈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杭州、濟南、武漢、重慶和天津等大中城市。
對各種業態的未來發展,白皮書還作了全面的預測。它指出,未來5-10年,中國零售市場中15%的市場份額將由中小超市佔領,大賣場的市場份額約為10%,百貨店將佔10%的份額,其它各種零售業態單體可能不會超過10%以上的市場份額。(周勇剛)
責編: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