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新增人員進入三産 我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5日 10:08)
經濟日報消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7%,第二産業年均增長11.3%,第三産業年均增長10.2%,三次産業增長速度的不同,導致了産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全社會從業人員總量增加了3億,其中僅第三産業就增加了1.4億人,使第三産業不斷壯大。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産業結構、需求結構、地區結構和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1979—2001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4%,從業人員增加了3億人。三次産業增長速度的不同,導致了産業結構的明顯變化。三次産業增加值在宏觀經濟總量中的比例關係,由1978年的28.1:48.2:23.7變為2001年的15.2:51.1:33.6。與1989年相比,2001年第一産業的比重下降了9.8%,第二産業比重上升8.1%,第三産業比重上升1.6%。
我國産業結構擺脫了以前那種“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畸形發展,服務業水平低下”的局面,産業結構逐漸趨於合理,並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
1979~2001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量及其各個産業都呈快速發展態勢,GDP年均增長9.4%。
第一産業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趨勢,此後基本呈穩步下降趨勢;第二産業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趨勢,1991年止降轉升,近年來呈快速上升趨勢;第三産業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趨勢,近年來較為穩定,變化不大。
22年間,全社會從業人員總量增加3億人,第一、二、三産業分別增加了7012萬人、9453萬人和約1.4億人,第一産業從業人員比重大幅下降,由1978年佔絕對優勢的70.5%下降到2001年的50.1%;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比重上升幅度較大,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1年的27.7%;第二産業從業人員比重22年間僅上升5.9%。
我國三次産業結構變化基本符合世界範圍的産業結構演變規律,即第一産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産業、第三産業比重上升。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我國三次産業結構在80年代中期發生了標誌性的變化——第三産業比重於1985年開始超過第一産業,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二産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三産業帶動。
我國工業化進程有所加快,第二産業特別是工業的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三次産業的勞動生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三者之間的差距呈不斷擴大之勢。三次勞動生産率由1978年的1:7:4.9擴大到2001年的1:7.5:4。
總體判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産業結構基本實現了産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化階段的任務,開始進入産業結構升級與高級化的階段。
需求結構穩中見優
22年間,中國消費總額增長了25倍多;投資總額也增加了25倍多。從經濟增長動力看,消費需求居首位,投資需求次之,最後為國外凈需求。1979—2001年,消費需求的貢獻率為60.0%,投資需求的貢獻率為32.1%,國外凈需求的貢獻率為7.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需求結構變化不大。2001年,最終消費佔支出法GDP的比重為60.6%,比1978年下降1.5%;資本形成總額佔支出法GDP的比重為37.3%,比1978年下降0.9%;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占支出法GDP的比重為2.1%,比1978年上升2.4%。1979—2001年,消費、投資和凈出口需求佔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別為60.1%、37.9%和2.0%;1990—2001年,消費、投資和凈出口需求佔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別為59.5%、38.2%和2.3%。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體制的轉軌,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存貨變動佔支出法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尤其2000年和2001年連續二年出現絕對量下降,這在新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最近的13年(1990—2001),存貨變動佔支出法GDP的比重降到3.1%。從某種程度上講,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質量在逐步提高。
地區經濟比翼齊飛
22年間,東、中、西部對全國GDP貢獻率分別為57.8%、27.9%、14.3%。1978年,西部地區GDP佔全國GDP的比重為16.8%,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低35.7和13.9個百分點。2001年,西部地區GDP佔全國GDP的比重下降到13.6%,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低45.9和13.3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地區的一産比重一直比東部和中部地區高,二産比重一直比東部和中部地區低,三産比重一直比東部低,但略高於中部地區。
由於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比東部地區慢,因此,西部地區GDP佔全國GDP份額呈不斷下降趨勢,而東部地區GDP佔全國GDP份額則呈不斷上升趨勢。1978年,西部地區GDP佔全國GDP的比重為16.8%,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低35.7和13.9個百分點。2001年,西部地區GDP佔全國GDP的比重下降到13.6%,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低45.9和13.3個百分點。
從目前西部産業結構來看,西部地區工業化水平還較低。因此,西部地區要利用中央決定加快發展西部地區的大好時機,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加大開放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治理生態環境,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逐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
所有制結構日趨多元
在1997年實現的國內生産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佔24.2%;而在1978年該比重僅為0.9%。1997年與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了23.3%。非公有制經濟不僅在總量上增長較快,而且擴展到許多領域。18年間,非公經濟生産總值增加602倍,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佔1/4。
在1997年實現的國內生産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佔24.2%;而在1978年該比重僅為0.9%。1997年與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了23.3%。
非公有制經濟不僅在總量上增長較快,而且擴展到許多領域。在1997年各産業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部分所佔比重最高的是“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53.8%),其次是“農林牧漁業”和“工業”(分別為27.5%、21.2%),比重最低的是“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也佔10%以上。
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體地位仍未改變。初步測算,在1997年實現的國內生産總值中,公有制經濟佔75.8%;而在1978年該比重高達99.1%。
在公有制經濟中,國有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集體成分),分別佔經濟總量的41.9%和33.9%;1978年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所佔比重分別為56.2%和42.9%。
1997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了23.3%,其中國有經濟下降了14.3%,但是,從總體上看,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佔75.8%,仍處於主體地位。
在具有壟斷性的基礎産業部門(如鐵路、民航、郵電通信、城市水電煤氣等)和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如科研、教育、國防、金融保險等),國有經濟仍具有絕對優勢和較強的控制力。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新增人員進入第三産業開闢了廣闊的渠道。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