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ST股緣何成了香餑餑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6日 10:47)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ST廈新近一段時間的走勢證明,ST板塊正在成為眾相追捧的“香餑餑”。從6月24日大盤衝高回落至今,ST廈新以近50%的漲幅一舉排在滬深兩市A股漲幅第二名,而同期上證指數僅僅上漲4%。

  不僅僅是ST廈新,ST聯益、ST東鍋和ST冷機的股價也異常堅挺。截至9月10日收盤,3隻股票2002年最低價上漲以來的漲幅分別為,ST聯益:6.03到9.91元,漲幅64.34%;ST東鍋:4.91到8.85元,漲幅為80.2%;ST冷機:4.65到8.22元,漲幅為76.77%。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則僅從1339點上升到1625點,漲幅不過21.36%。

  

股價低盤子小反成熱點

  國信證券9月11日公佈了19隻年內反彈幅度高達100%以上的ST個股名單,並認為除遼國際、鞍合成、億安、萬家樂、渝開發和瓊金盤6隻個股外,其他均已出現連續兩年半虧損,且平均每股虧損0.92元,存在相當的退市風險。另一方面,因大部分個股凈資産低於面值,導致19隻個股平均凈資産僅為0.38元,其中只有7隻個股在面值以上,僅佔總比例的36.84%。

  存在著退市風險的ST板塊為何成為眾相追捧的“香餑餑”呢?湘財證券的一位股評分析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ST個股平均啟動股價或啟動流通市值低,非常容易成為資金熱炒的對象。

  國信證券公佈的19隻個股中有18隻啟動均價僅為4.2元,其中還有13隻個股的最低價在4元以下,高居總比的68%。啟動價在5元以上的個股只有3隻,其中ST億安和渝開發啟動價雖較高,啟動流通市值卻仍較小,分別只有3億和2.55億元。ST聯益、ST東鍋和ST冷機的情況大同小異,啟動流通市值分別只有3.11億元、2.65億元和2.646億元,業內人士稱之為,純A股上市公司中的“超級迷你流通市值股”。

  湘財證券方面的人士認為,ST板塊之所以能夠屢屢得到市場的“青睞”,是因為現行體制下的中國股市股票的定價,不僅同業績(市盈率)、凈資産(市凈率)、成長性、所處行業等有關,股本大小也是決定股價的因素之一。

  證券界的一般看法是,純A股流通股本4000萬股以下、股價在10至15元的迷你股,會有長線資金介入,即流通市值在4億至6億元之時,容易得到長線資金的青睞。流通股股本4000-6000萬股、股價4至10元的小盤股,長線資金也會青睞有加,即2.4億元至6億元流通市值時,容易得到長線資金青睞;而小盤或者4000至6000萬股流通股股本的ST問題股,若其流通市值在3.2億元以下,只要沒有退市風險,同樣相當容易得到長線資金的頻頻關照。

  

ST個股飚升並不正常

  ST個股走勢一高再高的表面原因,似乎是其中報披露的每股收益出現的大幅改善。國信證券公佈的19隻個股去年平均收益僅為-0.92元,而近期中報卻顯示其每股收益虧損額大幅減少,平均僅為-0.04元。19隻個股中僅有ST吉化、ST億安兩隻個股的業績沒有明顯提升。而且,從9月10日的漲幅情況來看,排在前4名的個股基本面相對較好,3隻個股凈資産已在1元以上。

  不過,國泰君安的證券分析專家田宏偉認為,ST個股年內出現的飚升並不正常。他説,虧損股、問題股和垃圾股之所以能夠成為“香餑餑”,是因為市場並沒有對可能出現的退市之虞保持足夠警惕。儘管一段時期以來,管理層不斷推進退市機制建立。到目前為止,中國股市仍然沒有一家上市公司真正摘牌,即使對於暫停上市的公司來説,還有半年的緩衝期。投資者因此普遍對政策面支持重組深信不疑,ST板塊創造的形形色色的重組概念更是層出不窮,個股逆市而動自然在情理之中。

  田宏偉認為,問題是不少上市公司重組的目的不是改善公司的經營效率,而是將股票投資效率放在首位,利用信息不對稱和股價的不合理結構,與莊家聯手誤導中小投資者。而投資者非理性的跟風炒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其氣焰。以圈錢為目的進行的“報表重組”和以保上市資格為目的進行的“資格重組”一度成為證券市場的一大奇觀。

  許多上市公司進行資産重組,都不過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凈資産收益率,從而能夠在股票市場上通過配股方式進行再圈錢或避免ST、PT及退市命運。

  而産生重組炒作題材的一個深層根源是扭曲的“殼”資源交易。上市公司相對於非上市公司來説,具有多方面的經營發展優勢。然而,受股市容量的限制,企業申請上市有相當大的難度。企業的上市資格因之成為一種具有收益性和稀缺性特徵的“殼”資源,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利用,一直是上市公司資産重組的主旋律和股票市場炒作的熱門題材。實際上,對於企業而言,通過“殼”資源交易進行業績操縱,已經完全背離了資産重組的真正意義。

  

ST板塊的真實一面

  國元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的錢良信對截至5月10日滬深兩市的82家A、B股ST上市公司的走勢一直保持著密切關注,並通過對其2001年報的綜合分析後認為,絕大部分的ST公司的資産和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錢良信説,82家ST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平均為3.33619萬億股、9862.8萬股。其中,總股本規模不足1億股的6家、1-2億之間的26家、2-5億的38家、5億以上的12家。而最大的為ST吉化35.61億股,其次為ST科龍和ST輕騎A、B,分別為9.92億股和9.72億股,最小的為ST馬龍5100萬股。這説明ST板塊絕大部分的股本規模處於中等水平。從其流通來看,多數ST公司已經淪落成為單純的“殼”資源股,其中低於5000萬股的24家、5000萬-1億股的30家、1-2億股的22家、2億股以上的只有6家。最大的為ST東方,超過6億股,最小為ST馬龍,1500萬股。

  個股的凈資産情況,無法滿足投資者的信心。20隻股票每股凈資産為負值,平均每家為-1.83元,最低的ST深石化A、B為-5.52元,ST中華A、B為-4.15元,ST英達A、B為-3.39元,已經達到嚴重資不抵債的地步;每股凈資産值為正值的個股61隻,平均每只為0.853元;每股凈資産值為0的僅有ST威達一家。值得一提的是,每股凈資産在面值以下的有38家,高於面值的僅23家,位於前三位的只有ST襄軸、ST科龍、ST海泰,分別為2.64元、2.21元和2.217元。

  ST板塊的主要財務指標同樣值得憂慮,有61隻股票出現虧損,平均每家每股虧損1.083元,列虧損前三位的分別是ST深石化A和B、ST中華A和B、ST宏業,分別虧損5.2元、4.71元、4.19元。21家盈利企業,平均每股收益僅為0.039元,幾乎都是微利。其中,每股收益在0.05元以下的有15隻股票;0.05元以上的僅5家。最高的為ST物業,僅為0.15元。

  82隻ST個股,2001年的總凈虧損額高達219.65億元,平均每家虧損2.71億元。其中,61家虧損公司的虧損總額達222.33億元,平均每家虧損3.64億元。虧損額在5000萬以下的7家;5000萬元-1億元的17家;1億-2億之間的16家;2億元-5億元之間的8家;5億元以上的則有12家。市場為之大跌眼鏡的是,虧損最高的ST中華A、B為22.57億元,緊跟其後的ST吉化虧損18億元,深石化虧損15.76億元,科龍電器虧損15.6億元,萬家樂虧損9.78億元。

  錢良信認為,ST板塊去年的虧損面及虧損額是多年來所沒有的,ST中華竟然刷新了國內證券市場虧損紀錄。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最重要的原因是去年由於證監會明顯加強了對上市公司、仲介機構的監管,敢於頂風做假賬和協助做假賬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少了。同時新的退市規則也令不少公司將所有潛在的虧損提前反映,以確保2002年的扭虧。

  82隻個股的長期盈利能力在錢良信的統計中同樣打上了問號。儘管從總體上看,多數企業的主營業務尚在艱難維持,有的甚至還較為正常。不過ST中僑、ST宏業、ST松遼、ST中燕和ST大洋B的主營業務收入為零,表明其主營已處於停頓狀態。而從主營業務利潤看,指標為負數的多達14家,證明其主營業務已失去盈利能力。僅有ST科利華、ST萬家樂和ST自儀A、B之類的少數ST公司仍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肖世峰)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ST銀廣夏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2002/09/09/ 10:09)
  • ST銀山是否將開上市公司破産先例(2002/08/21/ 12:50)
  • 土地糾紛困擾導致ST東源中報難産 (2002/09/10/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