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百家汽車廠商在喧囂的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搖旗吶喊時,一個汽車時代悄然來臨。幾年前還在為轎車要不要進入家庭而大費口舌的人們,如今可以歇息了。因為沒有人會懷疑,不管是交通的限制還是能源的障礙,都無法阻止轎車進入家庭的腳步。
在被稱為該來的都來了的第七屆北京國際車展,不管是經濟型還是豪華型轎車,都向中國市場啟動誘人的紅唇。不僅大眾、戴姆勒-克萊斯勒一類的老朋友來了,勞斯萊斯、賓利等汽車家族的豪門也來了。華晨汽車、海南馬自達、吉利汽車等新興的汽車製造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加盟更是成為一大亮點。
今年一季度的兩組數字可以説明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熱情。其一,國內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學開車的人數也創下紀錄。其二,居民在汽車、住房、旅遊、電信、文化等方面的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經過多年的培育,汽車、住房正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然而更為引人激動的推斷在於,汽車消費的加速以及個人購房的踴躍,也許正意味著掣肘多時的消費瓶頸正就此突破!
國家計委産業司副司長陳斌認為,轎車進入家庭有3個條件:一是車價,總趨勢是在往下降。從購買能力看,我國人均GDP為6000多元,已經初步達到轎車開始進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二是使用成本,從買車到報廢的全過程,政府在努力採取措施使其降低。三是使用環境,道路、城市建設、交通等近年有很大改觀。從這3個必要條件看,消費升級是時候了。
在經歷了由彩電、冰箱、洗衣機等老三大件帶動的10餘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之際,缺乏新的消費熱點的中國經濟,一直被內需不足所困擾。專家們開出的良方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啟動“住與行”的消費上。但實際情況是,城鎮居民買車與購房的慾望日強,轉化為消費行為的速度和熱度卻總欠些火候。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步德將此稱為消費升級後積累期延長。他説,住房、汽車這些産品消費能級增加,使得消費積累期同時延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研究員宋先生則指出,由老三大件向新三大件的過渡,是一場由千元級到10萬元級的消費升級。這種升級早在四五年前即已在高收入階層開始,但高收入階層畢竟是少數,消費升級的突破口應該選在中等收入的人群。對這些人來講,買車與購房要踮起腳來才能夠得著,因而他們在消費時更加理性與慎重,他們更看重消費環境與配套服務。
然而煩瑣的購買手續以及過重的稅費負擔正在消耗人們的激情。據不完全統計,到1997年底為止,各種名目的車輛和道路收費項目全國約有560多種。
有兩個事實可以説明買車以及購房在中國目前的現狀——在本次車展開幕前夕,京城車貸市場首次出現大規模的讓利:招商銀行等幾家銀行的北京分行不約而同地將汽車貸款利率調低了10%,而招行更是率先推出了免代理的直客貸款模式。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談到消費時,人們過多地陷入了收入制約的怪圈,而忽視了非收入制約,即消費環境的改善。”宋研究員則説,收入與消費環境就如同99攝氏度與1攝氏度的關係,有了這1攝氏度,水才會沸騰,消費目標才可能轉為熱點。這1攝氏度,包括調整不合理的稅費政策、消除壟斷、商業欺詐及加強配套服務等。政策的改進往往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卻可以有效促進購買力的釋放、消費升級的加速。 (記者 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