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之死遭網民質疑 網絡新聞凸顯信任危機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3日 15:16)
各方共識:應當認真反省生成網絡假新聞原因,採取措施打假已刻不容緩。
“狼來了”屢現網站 真實報道遭遇質疑
北京晨報消息:4月1日傍晚,著名香港藝人張國榮跳樓身亡,大多數受眾最早在網上得知了這一消息。當晚,不少網民打電話到網站詢問:“這是真的嗎?是不是一個玩笑?”
網民對這條真新聞的質疑,緣于前不久另一條特大假新聞對網民的愚弄:3月29日中午,一則“蓋茨被暗殺”的新聞被國內幾家門戶網站紛紛轉載,並快速傳播,一時間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大事”。最終核實,此消息為假,實為一場鬧劇。
一段時間以來,網絡假新聞一再出現,“北大校花誓奪世界選美皇后”等假新聞仍讓人記憶猶新。最近,隨著“蓋茨被暗殺”這樣的超級假新聞的出現,網絡新聞的信任危機也更加凸顯出來。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相關方面,共識的意見是:確實應當認真反省生成網絡假新聞原因,採取措施打假已刻不容緩。
速度準則不能違背真實準則
違背新聞真實性的基本準則,必然導致網民質疑網絡新聞真實性。
“對於網站來説,生存是第一位的。”一家主流網站的新聞部主任這樣對記者説:“很多商業網站,往往要求采編人員速度第一。對於一些消息尤其是重大新聞,采編人員要以最快的速度發佈在網上。在這個環節中,各網站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要追求速度,這就不可避免在每一條新聞的求證環節上有所疏忽。”
據記者了解,許多網站對於采編人員在速度上的要求非常嚴格,稍有延遲就有懲處。另外,網絡新聞編輯每一天有幾十篇的發稿量要求,數量如此之多,編輯對於每一篇的稿件在質量上就無法保證。人民大學專門研究網絡新聞的彭蘭老師也認為:“網上新聞的速度競爭是造成網絡假新聞的重要原因。”但是,過分追求速度而違背了新聞真實性的基本準則,必然會導致網民對網絡新聞的信任質疑。
騙了公眾也害了自己 大眾媒體公信力下降
社會科學院閔大洪教授:“影響力大的商業網站發佈的假新聞,很可能會引起社會恐慌,造成政治經濟的波動。”
媒體公信力的下降是假新聞帶來的最大危害。在記者採訪的網民中,大多數網民對於網絡新聞的真實性存在著很大的疑問。“我們上網就是隨便看看,網上那些東西太八卦。”一位有5年網齡的學生説。
社會科學院新聞傳播研究所閔大洪教授認為:“假新聞對於社會也有著很大的危害性。它會造成信息上的誤導,比如一些影響力大的商業網站發佈的假新聞,很可能會引起社會恐慌,造成政治經濟的波動。”
一項權威調查表明,今日美國,隨著一系列大公司醜聞的出現,很多人對大企業、華爾街股票、安全體系失去信任,同時遷怒于假新聞對他們的誤導,對一些新聞媒體也失去了信任。
所有媒體應擔起社會和道德責任
由於網絡傳播快速和影響巨大使來自傳統媒體的假新聞被瞬間迅速放大,網絡上的假新聞就成了眾矢之的。
閔大洪教授認為,“網絡假新聞的存在,傳統媒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多數網絡媒體是沒有新聞採訪權的,一些傳統媒體是他們消息的主要來源。由於網絡快速傳播和影響巨大的特點使得來自傳統媒體的假新聞被瞬間迅速放大,網絡上的假新聞就成了眾矢之的。”
可以説,存在於媒體個別人員的急功近利甚至嘩眾取寵的心態,也是造成假新聞的根源之一。吸引讀者眼球如今已成為個別不負責任媒體追逐的第一目的,至於一向被視為新聞生命的“真實、準確”原則在這裡成了次要甚至可有可無的擺設。打假,應當從源頭做起。剷除假新聞是所有媒體從業人員面臨的重要任務。閩大洪教授認為“建立嚴謹的工作作風、健全審查機制”等,都是杜絕假新聞的重要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強調所有媒體人員擔起自己的社會和道德責任。當然,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形成有效的管理約束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代小琳)
觀點鏈結
比爾 蓋茨“假死”一場,網站新聞嚴肅性再受挑戰。“微軟總裁比爾 蓋茨被暗殺死亡1這一傳言雖然得到了及時的辟謠,不過由於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的傳播速度極快,傳言仍然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與此同時,各大網站的論壇上也充斥著網友的不滿,認為這是“愚弄讀者”。有的網友氣憤地責問,各大網站為何不經調查、不經求證就草率地髮發消息。(南方日報記者 巫偉)
警惕假新聞背後媒體公眾的浮躁心態。流言的暢通無阻深刻地表現出許多媒體和社會大眾的浮躁心態、傳播者的“不負責任”和接受者的“見風就是雨”。我們不能圖一時的嘴巴痛快而失去對真相的敏感和信任,畢竟,支配並滋養人類社會的,還是鮮活的“真”。(曹林)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