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政府工作報告讓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新希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00:16 來源: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蔡敏、張敏、海明威)65歲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嚴俊昌放下手頭春耕農活,蹲在自家門檻上全程收看了5日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電視直播。

  “總理關於農村的報告內容,句句實在,激發了億萬農民的務農熱情,數千億元的財政收入要投到農村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有希望。”他説。

  在“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農民像嚴俊昌一樣,關注著總理一年一度政府工作報告裏有關農村工作的字字句句。

  作為28年前率先簽訂大包乾契約的18位村民之一,嚴俊昌眼下正在和小崗村的大部分村民一起醞釀著又一場改革。

  幾十年習慣在田裏耕作的嚴俊昌自願把家裏的土地出租給上海一家企業合作發展養殖業。他説:“土地承包制解決了溫飽,但沒能帶來富裕。黨和國家現在對咱農民關心多了,政府工作報告、“十一五”規劃,處處提到農村建設,小崗人就要發揚大包乾精神,敢於探索,&&把農業幹好,爭取多增收。”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渡江鎮新大村支書蔡立若在電視上看了政府工作報告後,第二天特意找到有關“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報紙,剪貼好放到辦公桌玻璃板下。他説:“這是新農村的希望。”

  新大村是一個林密地少人多的偏遠山村,共有村民4413人。2004年這個村開始了新農村試點工作,經過“三清三改”,即清路障、清污泥、清垃圾,改水、改廁、改路,過去農村垃圾遍地的景況已經不見了。

  “目前最缺的還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蔡立若説,村裏自發鋪了水泥路,由於政府財力有限,每平方米只能補助一包水泥,相當於實際投入的五分之一。“我們都盼著‘三農’資金儘快落實到基層,徹底改變農村面貌。”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江西每年要完成10000公里的農村公路路面硬化,讓農民走上平坦大路。另外,為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江西省將投資6億元對6000個自然村實施整治建設試點,每個自然村將獲得10萬元的資金支持。

  四川省資中縣高樓鎮橋梁村村民張超盛務農晚歸後,從新聞聯播裏看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摘要。他對“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以及“五年內國家財政將投入200多億元,對鄉鎮衛生院和部分縣醫院房屋和設備進行改造”最為高興。

  他説,兒子媳婦一年到頭,從早到晚在外打工,掙的錢只夠小孫女學費,“農民培養個孩子負擔重呀,這要開始減免學雜費了,能不高興嗎!”“再説了,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老人一旦有個頭疼腦熱,現在的農村衛生條件真讓人心懸著,政府真要出錢改善醫療設施,可算幫咱們打消了後顧之憂。”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