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7日 09:42 來源:
醫改新方案上報國務院待批 將堅持公益性主導
中國網消息:今年5月份以來,在國家相關部門對“市場化非醫改方向”“醫改總體上是不成功”的總結反思中,全國再度掀起了關於醫改的大討論。“一份關於國內醫療體制改革的新方案,經過相關部門、專家學者長時間討論修訂、幾年間數易其稿,目前方案的重大框架已經形成,相關各部委對此方案也已達成共識。”衛生部政策法規司雷海潮處長9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2005中國健康産業高峰論壇”上透露。
一位當日出席論壇的權威專家也向記者透露,據他了解,該新方案目前已經上交國務院,等待最後批准。
這位權威專家稱,他並未參與醫改新方案的具體修訂過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會堅持醫療服務以政府主導的公益性質不變,也不會完全照搬某一國家的醫療體制模式。在轉變政府職能、實行管辦分離的同時,作為對公益性的補充,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辦醫院。
這位權威專家同時建議,如果新的醫改方案在國務院最後批准前,能進一步公開,在更廣泛的人群內充分聽取各方的意見,相信對新的醫改方案是一個完善,也將更符合最多人群的利益,確實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國務院研究中心一位權威專家表示: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存在著“三不分”的深層次問題,即醫療機構公益性與營利性不分、醫藥不分和管辦不分。
據稱,中國各級醫療機構多達30萬家,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公益性的醫療機構,但是“95%以上的公立醫院實際正按照營利性的商業模式在運營。”一味追逐利潤,具有明顯的趨利性。這位權威專家表示,下一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須實現“一個結合、三項分離、三個聯動”。“一個結合”,就是將市場配置資源與政府配置資源結合起來,改變衛生資源在市場分配上存在的“重大城市輕小城市”、“重城市輕農村”,“重參保人群輕未參保人群”的問題。進一步放開醫療市場,但準入要嚴格,並實現醫療機構産權多元化,發展各種形式的醫療機構,滿足不同人群的醫療需求。“三項分離”一是指公益性醫院與營利性醫院的分離。公益性醫院的一切運營成本由政府支付,主要面對低收入群體、貧困人群和特殊人群,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營利性醫院則主要面向對醫療服務有更高需求的高端客戶。其次,醫藥分離,打破醫藥“合謀”。這位專家強調,實行醫藥分離是最終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她認為,利用5到8年的時間分三步實施醫藥分離:第一步,實行醫藥的分開核算,收支兩條線;第二步,把醫院和醫院藥房分離開來,使醫院藥房成為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可以暫時隸屬於醫院,由醫院代管;第三步,則徹底實行醫藥的分業經營,將醫院藥房轉變成社會化零售藥店。在此之前,醫院應該調整總收入比重,降低藥價成本,增加藥品招標的透明度,規範收費項目。醫藥分業後,徹底改變目前醫院60%收入來自藥品的狀況。最後,管辦分離。這是實行醫改的重要保證。政府行政部門要抓緊界定公益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的政策界限,加強對醫療機構服務流程、規則、標準及總量控制等方面的監管。打破壟斷,引進市場機制。“三個聯動”,即醫療體制改革、醫保體制改革、醫藥流通體制改革必須進行整體制度設計,互相推動,共同完善。(早報記者 尹智)
全民醫保成醫改遠期目標 2010年城鎮居民全覆蓋
在5日的會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熊先軍向記者透露,到2010年,我國所有城鎮居民將全部享有基本醫療保障,而呼聲頗高的全民醫保問題,也已經成為政府醫保改革的遠期目標。
根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中還有44%的人口是沒有任何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也只覆蓋到了1億多農民,全國還有10多億人口被擋在了醫療保險的大門之外。
熊先軍告訴記者,目前情況下,要實現全民醫保還是有一定距離,應該分步驟、分階段進行。未來幾年裏,我國的醫療保險改革將按照先城鎮後農村、先經濟發達地區後經濟落後地區、先正規就業人群後非正規就業人群,再次非就業人群的梯次方式推進。同時將商業醫療保險、職工家屬、農民及其家屬都納入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去。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副會長于宗河表示:“完全由政府支付13億人口的醫療保險是不現實的,但是由商業保險等社會資金共同參與則可完成‘全民醫保’。”首先,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撥款的15%是應該得到保證的;其次,城鎮醫療保險中有一部分企業、職工出資,這些已經佔到24%左右。而個人承擔20%左右將是比較合理的比例,如果其中實在有人承擔不起,政府應該建立救助機制。剩下大約40%左右的衛生總費用,則可以依靠社會資金的籌集、衛生彩票的發行以及在許可範圍內發行債權,提供“會員制服務”,甚至醫院自己辦理保險等方式來進行補充。 (第一財經日報 記者郭艾琳)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