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10:44 來源:
半月談消息:實踐證明,凡可持續發展的生産力才是先進生産力,凡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才是先進文化,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戰略。中國持續20多年的經濟增長堪稱世界奇跡,今天我們正處在未來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國情、國際潮流以及社會責任都在呼喚中國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
中國國情的需要
上世紀80年代,我們學歐美傳統的發展模式,用資源高消耗和生活高消費來刺激經濟高速增長,這一模式追求資本生産率與利潤最大化而忽視資源利用率與環境損失。25年後,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同時成為世界上自然資産損耗最嚴重的國家。在我國,45種主要礦産15年後將剩下6種,5年以後60%以上的石油依賴進口,我們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印度的2.8倍,單位GDP污染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中國在人均GDP 400美元~1000美元時,出現了發達國家人均GDP 3000美元~10000美元期間出現的嚴重污染。
為什麼我們不能先多賺點錢,具備足夠物質手段之後再來治理污染?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非要以發達國家的環境標準要求自己?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們發動工業化的時間太晚,我們開始改革開放時,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幾百年,早就劃定分割完了所有的國際規則與市場,我們的環境成本轉移不出去。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人口資源環境結構比歐美差得太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和環境容量只有歐美國家的幾分之一到幾十分之一,我們沒有本錢跟人家拼消耗。發達國家在人均GDP 8000美元~10000美元的時候解決了環境問題,我們支持不到那一天,當中國人均GDP 3000美元時,環境危機可能夾帶著其他社會問題提前來到,我們所取得的那點經濟成果根本無法抵擋。中國必須花大力氣提前解決環境問題。
現如今,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全拋棄了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而走向生態工業的綠色發展道路。什麼是綠色道路?就是低消耗的生産體系,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持續循環的資源環境體系,穩定高效的經濟體系,不斷創新的技術體系,更加開放的國際貿易金融體系。中國能不能走?完全可以。中央去年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過去發展戰略的根本轉變,意味著我們選擇了一條超越蘇聯和美國模式的第三條道路。
國際潮流的迫使
過去50年中,世界經濟增長了20倍,工業生産增長了50倍,使得許多區域性、分散性的環境問題連成一片,如全球變暖、水資源緊缺、臭氧層空洞等等。環境的急速惡化導致西方環境政治的迅速崛起,“環境無國界”成為國際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之一。在貿易領域,發達國家利用環境概念設置了大量的綠色貿易壁壘。
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發達國家憑藉其經濟技術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名義,通過立法或制訂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法規,對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入國際市場進行限制。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綠色關稅、綠色市場準入、強制性綠色標誌等等。發達國家用提高自己國內市場的環境標準來設置綠色壁壘,以平衡自己在勞動力價格、運輸和原材料價格等方面的劣勢。僅1996年,歐盟國家禁止進口的非綠色産品就達220億美元,90%都是發展中國家的産品。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環境標準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綠色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制約作用將越來越大。農業、紡織、服裝和機電行業是我國出口的主幹行業,也是我國最容易遭受綠色壁壘的行業。在紡織業方面,我們的産品從纖維、紗線、面料一直到成衣,都有很大優勢,但印染和後期處理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一定危害。世界“生態紡織品標準100”對紡織品中的生態毒性物質作了明確的定量規定,這個標準正成為我們紡織品出口的重要障礙。在機電方面,僅機電産品出口一項,我國每年就要因綠色壁壘損失90億美元。最近,歐盟頒布的《關於報廢電氣電子設備指令》和《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將分別於今年8月和明年7月施行。據中國機電出口商會估算,這兩項綠色指令一旦實施,中國受到直接影響的機電産品將達317億美元,佔我們出口歐盟機電産品總額的71%。
與此同時,中國環境方面的國際履約壓力十分沉重。我們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中國簽署了一系列國際環境公約,簽了就要履行。以《京都議定書》為例,雖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第一、第二個履約期中沒有減排的責任,但目前能源工業尤其是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猛增。與此同時,發達國家開始向我國大批轉移鋼鐵等重污染工業,我們引進的項目雖然比從前有進步,但在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方面,比起不斷提高的國際標準,差距反倒越拉越大。如果我們不立即調整産業結構、實施跨越式綠色發展,只從第三個履約期開始減排,那就將付出天文數字的代價。
社會責任的要求
什麼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惟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再生産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球興起聲勢浩大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1997年,全球第一個關於企業道德的自願性國際標準───全球社會責任標準體系(SA8000標準)出臺;1999年,美國推出“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2002年,聯合國推出呼籲全球企業界遵守社會責任的《聯合國全球協約》。“社會責任”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商業慣例和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容。在國際上,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正成為企業能否進入全球市場的關鍵。
我們經濟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發展成果卻分配得不公平,環境方面也是如此。某些人的先富犧牲了多數人的環境,某些地區的先富犧牲了其他地區的環境,環境不公加重了社會不公,社會不公又帶來了社會不和諧。中央提出要構建和諧社會,而惟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促進人與人的和諧,惟有人與人的和諧才能最終達成人與社會的和諧。
環保屬於公共事務,關係著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最易達成社會共識和共贏,是實現社會公平與社會和諧的最好切入點。如果能夠由此著手,我們將培育出中國企業家新的公益形象,將塑造出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精神。(編輯:秦交鋒)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