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春節包機”能否催生直航?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0日 07:42)
“臺商春節包機”,這個近日被兩岸媒體高頻使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其實,春節包機也好,清明、中秋包機也好,兩岸民眾最大的願望仍然是儘快實現直航,然而“春節包機”能否催生直航?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記者 王連偉):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臨近,在大陸的廣大臺商要求春節包機返鄉過年的呼聲再次高漲。2005年新年伊始,國臺辦發言人就臺商春節包機一事發表談話,希望這次包機雙方能夠採取“共同參與、多點開放、直接對飛、雙向載客”的方式,以滿足廣大臺商的願望和航空公司的要求。
特事特辦産物
●2003年春節前後,海峽兩岸首次以包機方式實現了臺商春節返鄉過年的願望。這是在兩岸“三通”尚未實現、無法直航的情況下,台灣各界人士積極推動,大陸有關方面特事特辦,作為個案處理而促成的。春節包機是兩岸關係現狀下的無奈之舉,也是為滿足兩岸經貿人員往來需求的特殊之舉。
作為臺商春節包機的積極推動者,台灣中國臺商協會理事長章孝嚴先生在首次春節包機結束後曾表示,春節包機的成功運行,消除了台灣民眾“尊嚴、安全、對等”的顧慮,為下一步的兩岸直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04年初,由於台灣當局有關部門仍然堅持臺商春節包機必須“經停第三地”,並將海協與海基會恢復商談作為兩岸“對飛”的前提,企圖用政治干擾春節包機安排,致使廣大臺商的春節包機返鄉希望變成了失望。然而,不管台灣當局如何阻撓,廣大臺商西進的步伐並未因此而停止。近年來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持續熱絡,並有新的積極態勢。
百萬台商所需
●台灣在大陸投資的臺商號稱有百萬之眾,據統計,僅長三角地區的臺商就有數十萬之多。大陸臺商為了業務和家庭的需要,經常往返于兩岸之間,由於兩岸間不能直接通航,他們不但要輾轉于途,飽受舟車勞頓之苦,還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吃盡了苦頭。“讓回家的路途不再那麼遙遠”,已經成為廣大臺商最迫切的共同心聲。
上海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説:“多少人等直航等白了頭,島內為直航預備的飛機恐怕都長滿了銹。一直以來,兩岸對飛直航就是在祖國大陸投資、工作和生活的臺胞的一大心願。”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理事長謝坤宗説,春節包機在一定程度上雖然緩解了臺商返鄉的困難,但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希望2005年的春節包機採取直接對飛、多點開放、雙向載客不經停第三地的方式。
據估算,如果直航每位臺胞一次往返可節省開支約1萬元新台幣,目前每年進出大陸的臺胞高達數百萬人次,直航節省的時間和成本無可估量。
航空業者積極
●隨著2005年春節包機露出“曙光”,兩岸航空業者近日都表示出積極的態度。
事實上,台灣航空業界早已為兩岸直航做好了充分準備。華航、長榮、復興、遠東等公司都先後在大陸設立了辦事機構,各家航空公司均表示,首次春節包機等於是在為未來的兩岸直航作一次熱身。雖然兩岸直航至今仍未實現,但直航卻是台灣航空業界走出低迷的“強心劑”,它不但會給島內業界帶來無限的商機,還會對台灣整體經濟起到提升的作用。
記者與台灣遠東航空公司駐北京代表關思屏先生通電話時,關先生表示,春節包機已無技術障礙,飛機隨時可以起飛。
台灣長榮航空公司駐北京代表周寶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希望將春節包機納入常態,能將兩岸同胞都非常重視的清明和中秋納入包機範圍,最終實現兩岸直航。
相較以上兩家航空公司,台灣華航則顯得比較謹慎,其駐京代表索性將台北總部發言人的電話告訴了記者。
推動兩岸直航
●隨著國臺辦發言人就2005年春節包機一事發表談話之後,春節包機再次被兩岸媒體炒熱,春節包機問題一時充斥了台灣報紙的各個版面,電視臺的政論節目又多了一個談資。
台灣島內的一些工商團體頭面人物,近日也紛紛表示,希望今年的臺商春節包機能夠在2003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廣大臺商及其家屬能在春節期間更加方便、快捷地往來于海峽兩岸。他們同時呼籲,將春節包機這種個案形式發展成為一種常態,並進而將兩岸民眾最重視的清明節和中秋節納入其中,為最終實現兩岸直航做好準備。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和劉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春節包機是適應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需要,作為個案處理,它只能解決一部分人的一時之需,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兩岸民眾的實際需求,與人們期盼中的直航相去甚遠。他們説,只有直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岸間的實際問題,但是,台灣當局卻將直航作為一張牌,總想以此換取某種利益,來達到他們所幻想的目的。
劉紅則表示,如果此次春節包機能夠成行,就是上一次春節包機的提高,可以説是兩岸交流中的一大進步,它將為今後的直航留下一個成功的範本。
儘管大陸為推動兩岸直航做出了各種巨大的努力,不斷展現誠意和善意,但就目前狀況來看,兩岸直航短期內仍難以實現,其原因在於台灣當局始終缺乏推動兩岸直航的誠意,這也是兩岸直航最直接的障礙。只有台灣當局切實消除人為設置的種種障礙,兩岸直航才有可能最終實現,從而造福兩岸人民。
春節包機的由來(相關鏈結)
2002年10月27日,台灣中國臺商協會理事長章孝嚴提出,希望在2003年春節期間採取“直航包機”的方式,方便在大陸投資的臺商返鄉過年。
對此,大陸方面立即做出積極回應。同年10月30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表示,願採取積極措施,讓臺商以各種便捷的方式返鄉。同時提出本著平等互利原則,讓大陸航空公司的飛機也能參與春節包機運輸。
然而,大陸方面的誠意和善意卻遭到了台灣當局的拒絕。2002年12月4日,台灣當局通過“大陸臺商春節返鄉專案”規定,只允許台灣民航業者申請在春節期間以包機方式運載大陸臺商回鄉過年;包機的出發航點限于台北和高雄機場,抵達機場只能是上海浦東機場或虹橋機場;包機來回均需在香港、澳門中途降落;乘客只能是大陸臺商及眷屬。至此,“包機直航”一事被台灣當局改成了單向的“包機曲航”。但是,從臺胞的切身利益著想,大陸方面還是以積極態度促成此事。
從2002年底至2003年初,台灣華航、長榮、遠東、華信、立榮、復興等6家航空公司分別向中國民航總局申請2003年春節包機業務,時間從1月26日開始至2月10日結束,共計16架次,民航總局全部批准了上述包機申請。
2003年1月26日上午8時52分,首次執行臺商春節包機首航任務的台灣“中華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兩個小時後這架飛機滿載返鄉過年的臺商及其眷屬經香港飛回台北。這也是54年來台灣客機首次往返海峽兩岸。
責編:楊潔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