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培養好未成年人前提是提高成年人水準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1日 20:27)
中新網6月1日電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中共中央、國務院最近亦制定並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本週的《瞭望》雜誌刊文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其必要前提是提高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準。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文章説,從當前看,經濟建設無疑是工作的中心。從長遠計,培育下一代的工作若是失誤,後繼乏人,經濟的繁榮,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都不能持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就會半途中墜。
文章指出,培育下一代,不是簡單地增加幾門課、組織幾次活動、開辦幾個講座就能奏效的。它應當首先是一個凈化社會環境的大工程。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的學習與養成,學校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社會也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
文章説,如果他們的父母親耽于逸樂,要孩子養成勤勞刻苦的精神是很困難的;如果孩子所見所聞都是請客送禮、收受財物,要孩子養成廉潔奉公的品德談何容易;如果滿街兜售有害的書籍和音像製品、開設各種色情場所,要孩子出污泥而不染,只怕終究歸於無效。如果鋻於社會的現實情態,害怕孩子“吃虧”,再授予他們順應社會、週旋人群的種種所謂“本領”,其結果是培養出從惡或與惡妥協的一代。
誰也無法使未成年人同社會隔離而不受影響。文章説,惟一的辦法就是凈化與改善社會環境,雖不能徹底清除邪惡,也應能讓正氣壓倒邪風。因此,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其必要前提是提高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準。做家長的、做長輩的、做教師的、做官員的,以及一切具有公眾影響或受到孩子仰慕的人,尤其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凈化社會環境。
文章亦指,中國古代倡“教化”,“教”的結果是要“化”。教是有形的,化是無形的。要使有形的教,達到無形的化,除了身教重於言教,還要內容恰當,方法得宜。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是最沒有用的。會背、會默,不等於會行。不能身體力行的思想道德,是毫無用處的,充其量不過培養了一批口雖能言、身不能行的“口頭革命派”。而這種滿口道德理想,行事另是一套的人,足以敗壞社會的思想道德。
文章指出,中國今天正在建設一個民主的社會,法治的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對下一代的要求,應當是努力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不但應當承繼民族優秀的傳統,也應當擺脫過去時代因襲的重擔,他們應當比我們這一代更強、更進步、更優秀。(施平)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