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王金山:"一號文件"字字含金 句句農民有實惠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7日 22:03)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三農問題是我們政府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那麼如何看待目前的三農問題?怎樣促進農民增收?安徽省是我國農業大省,對於三農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長王金山有一番獨到的見解。3月6日,新華社記者專訪了王金山代表。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的‘一號文件’,應該説是字字都有含金量,句句對農民都有實惠。”王金山説:“文件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主題,這確實抓住了促進農村經濟要害根本之處,其中採取了很多硬性措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雖然增加農民收入是“一號文件”的主題,不過王金山認為,這還囊括不了文件的全部內容。“這個文件應該説是從統籌三農、統籌城鄉等方面加以思考和研究問題的。增加農民收入,不能就收入而研究收入,而要擺在三農工作的總盤子中考察和研究。”

  王金山認為,解決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正像“一號文件”提出的精神一樣,要達到四個目標:農民要增收,農業要發展,農村要繁榮,糧食要安全。

  從總體上考慮並結合安徽省的實際,要真正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民增收,王金山認為,當前要強調四句話:強化一個主體、開發兩種資源、推進“三化”進程、做好四篇文章。

  ——強化一個主體,就是要強化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由於種種原因,現在農民尚未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這主要是由於多年的生産習慣,小本經營的模式,戶自為戰的現狀而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增強農民進入市場的能力,提高適應市場的水平。要讓農民走“組織”起來的道路,這種“組織”不是靠行政手段去“歸堆劃塊”,而是要用經濟的、市場的原則,把農民組織起來,興辦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興辦各種規模的龍頭企業。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民有組織地進入市場,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讓農民不僅得到種糧的收入,還要得到加工流通環節的利益,這樣才能成為市場主體,這也是今後解決農民增收的一個核心問題。

  ——開發兩種資源。首先要開發優質農産品資源,光種一般的糧食不行,要種優質糧、專用糧、品種糧,才能解決一個優質、高效和安全的問題,才能有效益,從農業增效中實現農民增收;其次是開發勞動力資源,安徽省常年有富裕勞力1500萬人,其中外出打工者有900萬人,還有600萬人需要進一步找出路。我們要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增強他們就業的本事,這也就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推進“三化”進程。一是推進農業産業化,要跳出農業抓農業,走産業化的道路;二是促進農民組織化,改變當前千家萬戶的小生産不適應千變萬化大市場的現狀;三是實現農村城鎮化,從統籌城鄉發展的角度,來推進城鎮化建設,解決農民就地轉非,就地就業,就地增收的能力和本事。

  ——做好四篇文章。可以用“調、轉、增、減”這四個字來概括:“調”就是調整結構,解決農民單純依靠糧食增收的局面,要調整糧食結構,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發展畜牧業,發展加工業;“轉”就是轉移勞力,要讓農民富裕,就必須減少農民數量,實施“農轉非”;“增”就是增加投入,安徽常年投入農業的是32個億,今後還要繼續提高投入資金;“減”就是減輕農民負擔,2003年安徽省農業特産稅改徵農業稅,這一項就讓農民增加了1.7億元;今年我們又將取消農業稅附加,又可讓農民增加5.3億元的收入,此外,我們還免徵農機養路費,可為農民增收1.9億元。到2003年底,安徽省的農民負擔已經由2000年的109元,降低到人均64元,凈減了45元,降低幅度達到43%。(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責編:揚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靳克文代表:儘快鼓起農民的“錢袋子”(2004/03/07/ 21:52)
  • [連線]蔡玲委員:愛心加援手 扶助農民工(2004/03/07/ 21:27)
  • 讓中國農民重新在"黃土""黃金"間畫上等號(2004/03/07/ 17:50)
  • 黃華華代表説廣東將立法確保農民工合法權益(2004/03/07/ 17:26)
  • 維護農民工權益 勞動法待修訂(2004/03/07/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