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俄首腦高級會晤 兩國關係將進入新階段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1日 10:04)

  《京華時報》消息:應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邀請,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將於12月1日至3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俄首腦高級會晤將確定兩國關係今後的發展方向,中俄關係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中俄關係之展望:俄戰略上借重中國

  “911”事件後,大國關係發生深刻變化,中俄關係也在調整之中。俄羅斯採取重大步驟改善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俄與美等西方關係走近,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國際關係的複雜性,對中俄關係會産生一定影響,但不會損害中俄雙方利益,更不會影響中俄關係的深入發展。今後中俄合作的空間仍然很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俄未改變中國是其穩定戰略夥伴的基本判斷。從普京的一些言論看出,俄仍視中國為“重要夥伴國”,在改善與西方關係的同時,認為中俄戰略協作仍有價值。他把中國看做是強國,提出應以對待強國的態度對待中國。俄羅斯認為,俄美、俄歐、俄中關係“同等重要”,希望在長期戰略夥伴關係的框架內同中國順利發展關係。這主要是出於幾方面的考慮:一是中俄地緣相鄰,睦鄰安全是共同需要;二是兩國共同面臨轉型期,經濟互補必不可缺少,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俄中經濟合作潛力很大;三是俄要營造寬鬆外部環境仍離不開對中國的戰略借重。

  其次,俄與西方接近的現實目的是為了實現兩個戰略目標:一是經濟穩定和快速發展,二是融入西方,包括儘快加入WTO。俄與西方改善關係,是因為有東部與中國的穩定關係,而無後顧之憂。另外,俄與美戰略利益的根本矛盾並未消除,俄清楚美仍將其視為“重點核打擊對象”。因而,俄不會全面倒向西方,為抬高在西方的地位,可能會更加重視與中國的關係。

  此外,中俄關係的發展使一些仍未擺脫冷戰思維的國家不快,他們會利用一些手段在中俄間設障,如散佈“中國威脅論”等,中俄雙方對此應有警惕。

  中俄關係之安全:和則兩旺鬥則兩傷

  俄南部地區毗鄰恐怖主義的發源地阿富汗,車臣非法武裝借助外部勢力的支持頻頻製造恐怖事件,對俄國家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維護西部穩定、防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侵入也是我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

  為因應彼此的邊界安全,1996年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建立了上海對話機制,1996年和1997年五國先後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協定》和《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判軍事力量的協定》。

  “911”後,中俄雙方將反恐作為安全領域合作的重點。並於今年6月將“上海五國”提升為地區合作組織,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關於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和《上海合作組成員國元首宣言》三個重要的政治法律文件,肯定了該組織的作用和存在的意義,勾勒出了21世紀中俄加強地區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可以説,俄羅斯已經把上海合作組織納入其外交戰略中來考慮,普京於今年4月提出的“世界穩定弧”戰略,就已將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和俄與北約新機製作為其構想的三個戰略支點。

  “和則兩旺,鬥則兩傷”,這是中俄兩國在實踐中得出的深刻歷史經驗和教訓。中俄互為兩個強大鄰國,只有友好相處,才會有和平的大環境。去年雙方簽署為期20年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最近幾年兩國發展合作的成果和今後協作的主要原則、方向,以新的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雙方已達成共識:21世紀中俄將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共同解決雙邊關係中的實際問題,在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持。

  中俄關係之政治:解決兩國邊界問題

  中俄兩國自1991年建立正常國家關係以來,經歷了睦鄰友好、建設性夥伴關係、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和2001年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幾個歷史階段。

  11年來,中俄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基礎進一步得到鞏固。中俄以史為鑒,以國家利益為先,解決兩國間實際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高層領導拋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影響,尊重雙方以自己國情選擇的發展道路,主張建立政治互信、經濟互補、安全互利的新型國家關係。雙方一致認為,相互尊重與平等是保持和發展正常、健康國家關係的重要準則。

  中國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中俄關係、國際關係和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基本準則。俄羅斯在2000年外交構想中強調,其外交目標之一是要建立以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平等夥伴式國際關係為基礎的民主、公正的國際秩序。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建立起了國家首腦定期會晤機制和軍事安全信任機制,裁判了邊境駐軍,基本上解決了困擾兩國關係多年的邊界勘界問題,使中俄4300公里的邊界線成為連接兩國友好的紐帶。

  中俄關係之經濟:重點加強能源合作

  普京推行經濟改革

  普京上臺後,積極推行經濟改革,整頓國內投資環境,出臺一系列吸引外資和利益分成的優惠政策,為中俄經濟合作注入了活力。2001年,中俄經貿額穩定增長,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兩國關係史上最高水平。2002年上半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0%,達到55億美元,全年有望超過110億美元。

  目前,中俄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兩國政府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下設的經貿、科技、能源、運輸、核能、航天等合作分委會不斷積極探索和開拓新的合作領域,著力加強多種形式的長期經貿合作,特別是在能源動力、和平利用宇宙空間等領域進行大型項目合作。最近,俄總理卡西亞諾夫稱,中俄雙方正在開展的大項目合作能涵蓋能源、核能、民用飛機、高新技術等各個領域,進展情況令人滿意。

  如今,長線、大型項目,尤其能源合作,已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最重要的領域: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總投資36億美元的田灣核電站已于1999年10月開工建設;俄羅斯為中國最大熱電站———綏中電站提供的80萬千瓦發電機組也在1999年底開始投産;投資17億美元、從俄安加爾斯克到大慶的輸油管道,已結束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預計2005年投放運營;俄羅斯科維克金天然氣管道建設計劃可行性研究工作將於2003年上半年完成,計劃2005-2007年向中國東北地區供氣。中俄原油管道建成後,俄方每年可向中方出口3000萬噸原油,按現在的國際市場油價計算即達80億美元,相當於2001年雙邊貿易額的80%。能源合作將成為中俄貿易的主打。

  此外,邊境貿易、“包機包稅”等合作形式仍是中俄貿易的重要補充,但要逐步規範這種貿易方式,引導其走上符合國際慣例的正確軌道。

  移民需要協調管理

  遠東移民問題涉及中俄雙方勞務出口的協調和管理問題。我國民工對俄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他們的大棚蔬菜栽培等農業技術受到當地歡迎。如果雙方經協商使移民管理渠道暢通,或形成機制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俄對所謂移民問題的疑慮。

  溝通不力影響合作

  中俄大型合作項目紛紛啟動,尤其能源合作項目齊頭並進,這需要經濟合作機制發揮引導和協調作用:一是協調雙方及時提供有關信息資料,二是定期協商積極推動項目進程。

  但目前看,正在醞釀建設的從俄安加爾斯克到大慶的輸油管道和俄羅斯科維克金天然氣管道建設計劃進展遲緩,其主要原因是雙方油氣大公司缺乏統一協調和長遠規劃。俄方不清楚我實際油氣需求量,我對俄大型能源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的內部構成和參股情況也不完全了解。這將影響兩國的經濟合作。

  中俄仍需提高兩國投資合作的水平。目前,俄羅斯市場還不夠成熟,我國一些企業仍持觀望態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方在俄投資企業有450家,在莫斯科有110家中餐館,但投資額僅2.8億美元。同時,俄在華投資也未超過3億美元。雙方擴大投資合作有很大機遇和潛力。(新華社供本報特稿劉桂玲)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評論:處理好美中俄戰略大三角關係至關重要 (2002/11/27/ 14:51)
  • 普京憶童年:大雜院里長大的總統(圖) (2002/12/01/ 09:13)
  • 俄羅總統普京今日到京(2002/12/01/ 01:23)
  • 普京治國思想及執政以來俄羅斯內政 (2002/11/30/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