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23日電 1995年,降低成本7.18億元,1996年,再降7.57億元……至去年底,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連續七年累計降低成本50億元,平均每年成本降低達7億多元。
降成本有底嗎?每年都降,什麼時候到頭?對於這個問題,武鋼總經理劉本仁説,沒有底!降成本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其最深厚的力量蘊藏在廣大職工之中。企業全員抓成本管理,全力抓成本優化,全過程抓成本控制,全方位抓成本效益,提高職工的素質和技術裝備水平,覺醒的職工降成本的積極性就會取之不盡。
武鋼降成本也是逼出來的。1994年底,武鋼經過預測,發現來年上遊産品漲價將超過5億元,並預計鋼材價格將繼續下降,為了消化不利因素,武鋼當年訂下降成本7億元的目標,開展了“成本效益縱深行”活動。集團把降成本納入評選、晉級、立功的職工勞動競賽中,納入廠礦班子的考核中,多降多獎不封頂,不達目標倒扣獎。於是武鋼人喊響了“成本連著你和我,我為降低成本盡全力”的口號,廣大職工立足崗位,眼睛向內找差距,查原因,找對策,抓落實。
公司領導出差,儘量不帶秘書,不坐飛機,有武鋼招待所的地方,不住豪華賓館……。工廠抓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熱軋廠採用武鋼技術中心蔣揚虎設計的新型燒嘴,每年節能降耗1000多萬元;電修廠職工肖駿、馮偉成功改造10噸機械拉力器,每年節約外購費3萬元。
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被激發出來。一批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先進操作法誕生了,職工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被採納了,電話費、採暖費、防暑降溫費、勞保用品等,職工們都管了起來。甚至連清潔工用的竹掃把,用壞了重新拆開,挑出能用的竹枝重扎。冷軋廠3000名職工以高超的技術和強烈的責任心,不斷提高軋製精度,僅此一項,在不增加原料的基礎上,多産了萬噸鋼材,人均降成本1萬多元。據統計,從1996年至今,武鋼共推出138項以職工命名的先進操作法,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效益。
武鋼財務部的易矛透露了一個細節,她説,財務部最初訂的目標是全年降成本3.5億元,公司領導翻了一倍,當時心裏將信將疑,沒想到連續多年降成本都在7億元以上。看來,科學的企業管理手段和國企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相結合,確實有巨大的潛力,過去我不認同,如今服了。
如今,武鋼降成本與挖潛、創新等活動相結合,不斷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武鋼黨委書記張明達説,高揚的主人翁精神,鞭策著職工們自覺地降成本,由此帶來職工成本意識的提高、管理的優化等綜合效益,將在武鋼的經濟運行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他説,隨著職工素質的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有不斷下降的空間。(熊金超 周夢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