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通過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喜臨門》,人們看到了山東棲霞的一個小山村——國路夼村,那時的國路夼村還是一個靠山間耕地過日子的窮山村,在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的過程中,村幹部針對農民生産中的實際問題,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使他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全體村民請注意了,大隊、村兩委會根據最近發生的凍害情況,談一下果園後期管理意見。” 記者在棲霞市國路夼村採訪時,正好碰上村裏的廣播正在播送霜災後如何給果樹打藥的通知,村民們説,像這樣針對農時的技術輔導,每天傍晚都有。
這位正在按照廣播要求整理果園的村民叫常建春, 畝蘋果園是老常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可是從前幾年開始,種蘋果的越來越多,老常的蘋果也就越來越賣不上價錢。常建春説:“過去是老辦法,結的果小,最好的蘋果(每500克)也就賣3、4毛錢,穿著舊鞋走新路不行,轉來轉去還是減産。”
像老常家這樣的情況在村裏相當普遍,黨總支、村委會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成百次地跑市場,問專家,還請來了農技師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行家給村民傳授果樹標準化生産規範。 常建春説:“在施肥、農藥、修剪,俺大隊專門請技術員來家講課,土壤施什麼肥,他拿樣品去測試、缺氮、缺磷、還是缺鉀,人家專門供應俺。好打藥了,他給你廣播,都打什麼、什麼時間打。”
使用了果實套袋等新技術,再加上嚴格按照標準管理,老常和鄉親們現在種出來的蘋果個頭大、色澤好、口感還特別脆,到村裏來收購的出口果,每公斤賣到將近4塊錢。 在提高蘋果生産效益的同時,黨支部、村委會又引導村民利用修剪下來的果樹枝條發展食用菌培殖,利用老殘果園發展大棚櫻桃。為此,他們還每年都特地請來荷蘭、以色列等國的洋專家,教村民們怎麼和世界先進技術接軌如今如今在國路夼村串串大櫻桃已壓滿枝頭,村民們告訴記者,按照眼下的市場價,僅佔半畝地的一棚早熟大櫻桃就能掙4萬多元。
村民常建春説:“俺大隊真是有個好班子,這個班子全心全意想著叫老百姓好,俺的蘋果價錢普遍地上漲了,櫻桃也見效益了,我總覺得俺村的幹部確實是按江澤民總書記講的三個代表,是徹底為老百姓服務的。”
國路夼村黨總支書記常建富説:“一個是圍繞市場轉,再一個是圍繞廣大村民的利益幹,這樣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實在在地實踐三個代表。” (劉京 司徒敏 衣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