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郎索瓦 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6日 16:34)
1932年2月6日,特呂弗誕生在巴黎,這是拍攝和放映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城市,也是無與倫比的文化藝術之都。但是,與任何一個城市一樣,在巴黎,童年也有傷痕。1959年,27歲的特呂弗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四百下》。在《四百下》裏,主人公安托萬與父母一起,居住在一間非常狹小的公寓裏。安托萬連作功課的桌子也沒有,只能擠佔飯桌的一角做作業,他甚至沒有固定的床位,天天打地鋪睡在過道裏。更讓小主人公心煩的是:放蕩不羈的母親,深更半夜回家,一進臥室,還要跟父親大吵大鬧。
就是這樣,特呂弗用傷感的攝影機,復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時,與《四百下》裏的安托萬一樣,特呂弗是在用淚眼觀看他的巴黎:由於缺少父母的愛,也由於老師的粗暴行為加劇了逆反心裏,安托萬和小夥伴一起去偷父親所在的寫字大樓的打字機,抓住後被送到少管所。在帶柵欄的、穿過繁華的巴黎市區的囚車裏,他的心情極度悲哀,眼裏飽含絕望的淚水。透過淚水,穿過柵欄,他看到巴黎,櫥窗光怪陸離,街景紙醉金迷。 人世間沒有溫暖,少管所裏非人性的教育比學校更加變本加厲。絕望中的安托萬選擇了逃跑。--實際上,這也是特呂弗為自己的童年生活找到的一條出路:14歲的時候,他被迫輟學打工。沒有想到,生活的窘境反而使他獲得了選擇的自由,使得他取得成功。一年後,流浪的特呂弗得以結識了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列 巴讚。從此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巴讚與未來的傑齣電影導演特呂弗之間,結成了一種感情親如斧子的關係,巴讚不止一次的把特呂弗從危難中解救出來,還一次次的幫他找工作。1953年已經入伍的特呂弗被部隊開除,巴讚再一次收留了他,到自己創辦的《電影手冊》編輯部工作,也就是在《電影手冊》的編輯部,特呂弗的電影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成了一個幾乎與巴讚齊名的、優秀的電影批評家。他們組成"電影手冊集團",推動了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運動:法國新浪潮運動。
不幸的是,1958年,年僅40歲的巴讚英年早逝,特呂弗悲痛萬分。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懷念,特呂弗終於拿起了攝影機,拍攝了《四百下》,以此獻給他的恩人和知音,既為那一段像父子一樣的感情默哀,又為自己憂鬱的童年唱一首無聲的輓歌。
責編:趙蕾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