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8日 15:14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9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在山西省北部內長城沿線對日軍華北方面軍和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所部進攻的防禦戰役。
日軍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和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佔領平綏(北平至歸綏)鐵路東段以後,於20日前出到淶源、靈丘、渾源、懷仁、左雲一線。中國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將戰區所屬部隊部署在乎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內長城山地,準備在砂河以西地區與日軍決戰。
21日,日軍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令第21旅團一部由靈丘出發,以大營為目標,向平型關進攻。22日,該部日軍進至平型關地區開始作戰。進佔渾源的日軍第21旅團一部,於同日加入平型關地區的戰鬥。23日,日軍攻擊團城口守軍第17軍陣地和獨立第8旅東西跑池南北高地,均被守軍擊退。24日,中、日兩軍在平型關、東跑池、1886 4高地和講堂村一線激戰終日,雙方都有嚴重傷亡。
25日,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東北山地伏擊日軍第21旅團一部,消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取得了空前大捷(參見平型關戰鬥)。晉綏軍出擊部隊第71師被日軍包圍在澗頭和迷回地區。佔領大同的日本關東軍,為配合第5師團作戰,以獨立混成第15旅團於25日從懷仁地區出發,當日進抵應縣,26日攻擊內長城線上的茹越口,受到守軍的阻擊。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於同日攻擊下社,被守軍所阻。
此時,閻錫山放棄了把日軍放進關內,在砂河以西地區決戰的計劃,決定在平型關外消滅日軍,遂以第6集團軍聯合八路軍及預備軍擊破攻擊平型關的日軍;以第7集團軍一部阻擊茹越口一帶日軍的進攻。傅作義擔任平型關方面的總指揮。預備軍第61軍於27日到達平型關、團城口附近,立即對日軍展開攻擊;日軍向鷂子澗、東西跑池撤退,解除了第71師被日軍的包圍,並與日軍形成相峙局面。28日,閻錫山由嶺口親赴大營指揮作戰,決定以第61、第35、第33等3個軍向平型關外出擊,圍殲日軍於蔡家峪地區。當出擊部隊正在調整時,日本關東軍攻陷了茹越口守軍第203旅陣地,旅長梁鑒堂陣亡。29日,該部日軍進佔繁峙城,破壞了第2戰區部隊出擊平型關的作戰計劃。閻錫山顧慮平型關地區部隊主力的後路被日軍切斷,於30日夜下令,內長城防線上的部隊全線撤退。防守平型關地區的部隊,先後於10月1日前撤退向五台山區,戰役遂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