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説到計算機網絡對我們的生活改變有多大,這一點,我們看看我們身邊一些傳統工作方式的改變,就一清二楚了。記者能在遠隔千里之外的沙漠腹地傳回急需照片。作曲家能在完曲後第一時間聆聽到自己作品美妙的旋律,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網絡。
往事不用回首
白繼開是北京晚報的攝影記者。3月5號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報名的第一天,小白到這裡來採訪拍攝,上午10點之前要把照片傳回報社。以前的攝影記者背的都是攝影包,但現在像小白這樣的記者還另外背了一台筆記本電腦,由於辦理採訪手續費了不少時間,小白開始拍攝時離截稿只有半小時了,但他並沒有慌亂。小白來到學校旁邊的電話亭,把數碼相機中的存儲卡取下放進筆記本電腦稍加處理後,他撥通了報社的電話。
“喂,我是小白,我現在傳稿,大概兩分鐘左右,好,謝謝。”
通過報社的點對點傳真系統,小白很快把照片傳了回去,今天上午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小白對我們説,以前使用傳統相機時可沒這麼簡單,不僅身體上勞累,往往還伴隨著心理上的高度緊張。
小白:“有一次,11點半,我們主任給我打電話説,到國展拍一個人才招聘會,我們是12點截稿,只有半小時的時間,我要拍到了還得趕回報社。那天的感覺就是拼命往回趕,雖然當時背著一個攝影包了,還想寧肯再背一台筆記本電腦。”
現在,報社為小白配備了移動發稿設備,即使時間很緊急,完成任務也輕鬆多了。
小白:“大運會期間,領導派一個任務就是拍一張大運會訂票的圖片,當時已經11點45了,離截稿也就15分鐘。拿著筆記本就跑,當時地方也不遠,在報社斜對面,不到5分鐘就拍完了,那會而就是講求速度嘛。拍完以後從他們辦公室拉一根電話線,兩分鐘就把稿子傳了回來,離最後截稿時間還有兩分鐘富餘,比以前打車玩命往回趕的日子舒服多了。”
怎麼樣,看了我們上面的節目是不是覺得小白的工作輕鬆又有意思,是不是你也想做一名記者了,不要著急,你看了我們的作曲家施萬春先生,用電腦來譜曲和教學的節目,也許你又要改變主意了呢?
這是一間投資了近五十萬元的工作室,電腦打印機音響調音臺樣樣俱全,這就是當代著名作曲家施萬春先生的工作室。八十年代中期,施老聽同事説用電腦這個玩意可以寫譜子,喜歡追求新事物的個性,讓施老從那時開始就嘗試著用電腦作曲了,那時會使用電腦的人還不是很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他的學生也都會用電腦完成作曲作業了,現在,施老講課批改作業很多都是在電腦前完成的。
施老在教學的同時,還為50多部電影電視劇創作了音樂,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樂曲。也許搞音樂的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激情,每當施老接到一個創作任務,他都興奮異常,瞑思苦想、不能自己。施老把自己的全部都溶進了樂曲,用小小的音符傾瀉著他的情感,經常在電腦旁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創作讓他經常達到忘我的境界。
職業因網而變
有些人用網絡來創造生活,也有些人試圖用網絡來改變生活。當一位畫家用他的畫筆追憶著過去的草原時,當一位舞者用他的心靈去體驗翩翩起舞的天鵝時,他們都想到了用網頁來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愛護和對藝術的嚮往。
陳繼群是一位職業畫家,19歲的時候,他下鄉到了錫林郭勒盟東北部的大草原,13年的插隊生涯,讓陳繼群深深愛上了那片美麗的草原。現在的陳繼群,每年都要回草原寫生,然而每次都會見到沙漠侵蝕,草原日漸退化,這種狀況深深觸動了他。陳繼群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個有關草原的網站,網站的名字採用了自己以前一次畫展的名字——曾經草原。對草原的深愛加上藝術家的敏感,陳繼群開始利用網絡呼籲保護草原,制止草原退化沙化。
陳繼群:“把有關草原的事情都貼到網上去,包括污染、現在的現狀。而且草原究竟是怎麼退化的,我把專家的論證放上之後,就有更多人知道草原退化的真正原因。你看這種草,這種草是羊草,這是牲畜最愛吃的,這是去年的草,現在變黃了,牛羊馬都吃這種草。再下面這種白的,是前幾年的草,它們都覆蓋著草原,作為草原的植被,然後再下面就是沙子,如果沒有植被的話,這沙塵暴就是這樣起來的。所以草原這個植被非常重要,你不能破壞它,不管是開墾,還是開礦。”
草原的沙化退化令陳繼群憂心,而當他得知草原上出現了非法開礦的事情後,更加感到不安了。關於這件事,陳繼群發現國家雖然有很多好的法律,但作為草原主體的蒙古族牧民很多不懂,在草原上蒙文的法律文本幾乎看不到,遇到危害草原和自身利益的事情時,牧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保護自己。
陳繼群:“我們後來也想到這個問題,就在網上呼籲了一下,就有一個程小路女士。她本人原來是法律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她知道以後她跟我們説,我感到非常內疚,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來做,法律出版社嘛,我們沒有想到把它翻譯成蒙文,給草原地區的人進行普法教育,而你們來提倡,那我就出些錢吧,這樣出了一個法律合訂本,包括《草原法》、《環保法》和《礦産資源法》,還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我覺得這都是草原上現在最需要的法律。”
在陳繼群的推動下,這本書順利出版了。網友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這本書免費送給草原上的牧民,這項公益活動的意義本身已經不僅僅是捐錢捐物了,網友通過網絡來搞這種普法教育,社會影響是極為巨大的。
陳繼群:“如果草沒了,它們就沒法活了,不光是人沒法活了,這些都沒有辦法活了,還有依靠這些草原生活的狼,狐狸,兔子,鷹,百靈鳥,失去草原他們也很痛苦,所以我們在網上呼籲保護環境,保護草原。”
草原需要我們的呵護,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生存的家園。陳繼群因為網絡而變成了一個環保倡導者,芭蕾舞演員侯宏瀾也因網絡而成為一位芭蕾舞藝術的普及者。下面我們一起進入宏瀾的主頁,隨著宏瀾輕盈的舞步步入了她藝術的殿堂。
對於侯宏瀾來説,她是為了美麗而舞蹈。娉婷多姿的芭蕾舞總能夠展現出演員最為靚麗的一面,侯宏瀾也正是因此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實際生活中,芭蕾舞演員平時的生活很單調,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練功房度過的,演出、生活的範圍及內容很有限,宏瀾渴望更廣寬的空間色彩。
在我們看來,這個生日禮物真是別出心裁。使更多的人可以通過互聯網認識宏瀾,了解究竟什麼是宏瀾風格,看到這個因為舞蹈而美麗的宏瀾。網友可以通過這個主頁來更多的了解宏瀾,宏瀾也可以通過這個主頁,把自己演出後的心情、以及平時的喜怒哀樂與網友分享。面對著現在上網遊刃有餘的她,你是絕對想象不到她當初使用電腦時手忙腳亂的樣子。
打開主頁,其中有一個版塊叫做唯美宏瀾。宏瀾現在已經成了唯美的一個代名詞,在她眼中唯美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跳了這麼多年的芭蕾,舞蹈對於侯宏瀾來説,已經不是一份單純的職業。芭蕾舞早已經融入了她的血液和生活,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而全新的網絡則給了宏瀾另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開闢了她另一片唯美天地。
搶佔網絡先機
同樣是網絡,有些人是自己掏腰包買些電腦、網絡設備為自己服務,而有些人則是利用網絡使自己的腰包變鼓,真可謂是各取所需,在這一點上,您不得不佩服他們超前的商業頭腦,也許幾年之後,我們又得對他們刮目相看。
連萬友原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97年的時候,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興起,他開了一家軟體公司成為一名IT人士。IT給人的感覺總是很時尚,可連萬友偏偏要和別人不一樣,選擇了到互聯網上去務農。
連萬友:“當時經過了對家鄉農業縣的大量的調研,感覺到在農業這個市場裏面潛力很大,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三五個人組建了工作站,買了服務器,又租了專線,這個時候我們就開始建立了愛農網。”
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需要信息,可事實卻是,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沒有信息。連萬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下決心靠網絡上的信息來發展農村經濟。網站的信息資源雖然相當豐富,但是連萬友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農村,一般人家裏是沒有電腦的,更別提什麼上網查信息了。對這些情況,連萬友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既然是為農民服務,就應該針對農民的實際情況來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必須想辦法送信息上門。
連萬友:“一台電腦7、8千塊錢,即便是有了電腦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農民家裏有電話的,可以讀聽,就是聽這些供求信息。比如説看到穀類的那我就找到穀類的供求信息,我知道了這條信息記錄下來,馬上我就可以打電話跟對方聯絡,有傳真機的我直接下載更方便,就能看。”
為了讓家鄉的父老不出家門就把自己的農産品銷出去,連萬友自己可是沒少走路。連萬友知道,只有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網站,網上的信息才會更有價值。最後,他想到了媒體互動這個概念。
連萬友:“我們和中央7套的《農民之友》欄目,還有天津人民廣播電臺《城鄉立交橋》欄目,還有農業部農村雜誌社的《農産品市場週刊》實現了這樣一個網刊合一,使傳統媒體和網絡互動信息建立這樣一個互動平臺。”
傳統媒體在完成採訪報道的時候可以參考網站上的信息數據,網站也可以靠傳統媒體的宣傳而吸引更多的人群。雖然連萬友才幹了兩年多的時間,他不但把家鄉的土特産品送出了國門,而且在開始考慮著國際合作的事情了。
利用網絡有人養雞發了財,還有一位廚師利用網絡倒沒發財,不過燒菜的手藝卻是步步高還玩上攀爬車,得到老闆和客人的一致好評。另外,八小時之外又有了新的去處,和網友們一起去玩了攀爬車。
王磊是北京一家烤鴨店的廚師。有一次,飯店要求每個廚師在重要節日前出一個創新菜,可把王磊難住了。自己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不多,而有關烹飪的書別人也都看過,怎麼才能出創出新花樣呢?
王磊:“我選擇了上網,上網能給我帶來一個比較方便的途徑,香港辦的一個烹飪美食網站裏面有些菜比較獨特,口味比較新穎,因為我做的菜要在北京推廣,這個菜如果包含點廣東人的口味呢,就會讓大眾有種口味一新的感覺。”
有了網絡資源的共享,王磊做出的新菜吸取了京味和廣東味的長處,受到客人和領導的好評。王磊從網絡中得到的好處還遠遠不止如此。兩年前,當他還在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學習烹飪時,無意間看到一次攀爬車的表演,便被那驚險刺激的動作迷住了。
王磊:“我呢是初學者,任何技術都不會,不會就得跟別人去學,學呢,因為我是初學者,人家玩得比較好,老跟人家玩不上趟,玩不到一塊去,所以人家老排斥我。因為我有學習的好強心,人家跟我介紹説,網上有一些攀爬車的資料,你自己去看看,自己去學去。”
王磊再次求助於網絡,從網上,他不僅學到了很多自行車知識,而且還有所創新,根據網上的資料,他發明了一種獨創的變速輪,得到玩車一族的好評。通過網上的學習和自己不斷地摸索,王磊騎車的本領越來越高。2000年,在一次全國性的攀爬車比賽中,他獲得第十六名的好成績。
2001年底,王磊開始製作自己的主頁,名字叫做“極限運動之飛車”,王磊説他做的菜是五味俱全,而他的生活自從有了攀爬車和網絡後,也變得豐富多彩,練車、上網和做菜就是他生活中最好的調味品。
怎麼樣,看了我們的《網人百味》是否對您身邊的網絡有了全新的認識。其實正是網絡正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社會中許許多多的事物。就像沒有汽車,就沒有汽車司機一樣,沒有網絡,就沒有我們上面的許許多多故事。那麼網絡以後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變化呢?——我也不知道。也許這正是許許多多的人迷戀網絡,喜歡電腦的根源,我們希望網絡能讓我們今後的生活更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工作更輕鬆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