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欄目簡介
|
|
|
|
|
|
|
|
《互聯時代》面對信息産業,以知識階層為主體並輻射大眾,是具有互聯網特性和很大伸展空間及外延的IT專欄節目。它將以獨特的視角、個性的觀點,樹立在業界的權威。形式上追求前衛色彩,引入互聯網交互性的功能,體現網絡時代的特點。
《互聯時代》每期20分鐘,每週一至週五20:40在中央臺二套播出。整檔節目利用虛擬演播室串編,力求清新流暢、快捷的視覺效果。節目將及時報道業界最新動態,追蹤業界發展趨勢、關注業界焦點事件和人物;介紹和推薦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反映網絡文化,展現網絡生活。
該欄目內容側重於信息的整合和梳理,提供具有權威性、前瞻性的觀點和評論,展示和討論信息技術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主要版塊:《互聯視點》、《互聯故事》、《互聯生活》 |
|
|
|
|
|
|
有問來答
|
|
|
|
|
|
|
|
如果網友有什麼關於本欄目好的意見或建議,或者有關通訊、電腦、互聯網方面的資訊的話,歡迎給我們欄目組寫信。 |
|
|
|
|
|
|
|
|
製片人 張鐵忠
|
|
主要教育與工作經歷:
1989年畢業於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同年分配到中央電視臺青年部工作。1991年作為主創人員之一,開辦了中央電視臺青年專欄節目《12演播室》。1995年起擔任《12演播室》製片人,2000年擔任信息部《互聯時代》欄目製片人。在中央電視臺10年的工作中,參與製作了“國際大專辯論會”、“青年全國主持人選拔賽”、“第三屆全國互聯網大賽”、“世界著名大學巡禮”、“世界青年聯歡節”等系列大型節目。
主要作品:
1993年,五四特別節目《青春追蹤》獲政府獎“金童獎”專題類一等獎;專題片《人在94》獲首屆五四新聞獎一等獎;1998年,五四特別節目《北大故事》獲金童獎專題二等獎;專題片《四年一瞬間》獲金童獎專題類三等獎;談話類節目《從杯賽説公平》獲中央電視臺優秀節目評選二等獎。
關注時代,關注互聯
來信請寄:E-MAIL ztzcctv@263.net
|
|
|
|
|
|
|
主持人 李楠
|
|
互聯時代,互聯你我,我是主持人李楠。今天的互聯故事就給您講“我”的故事。
從來沒有想到那個剃著毛毛頭,穿著短褲,大街上瘋跑的野丫頭,如今竟成了中視主持人。小學、中學、大學學習成績優秀的我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從天津殺到北京。從廣播學院闖到中央電視臺,如今我為中央電視臺二套《互聯時代》欄目的主持人—— 一個夢寐以求的職位。我想我是幸運的。
然而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味幹這一行的酸甜苦辣。記得上學時老師常考我們這樣一道題: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應具備哪些素質?那人時候總會認真地回答: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一定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專業技能,綜合文化知識等。而如果今天再讓我來回答回樣的問題,我會由衷地説:做人是第一位的。
人們常説: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我卻沒有把成名做為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知名的節目主持人固然是成功的標誌,但那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對我來説,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去爭取,去珍惜。
真誠、寬容地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生活,常以此告誡自己也送給所有的朋友。
李楠 女 漢 1976年2月12日 25歲 屬龍 天津
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
聯絡:yaya——lee@263.net
|
更多... |
|
|
|
|
|
|
記者 鬱蕓
|
|
畢業于師範院校,一心想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是還沒等回味“老師”的稱謂,就已經離開了教室,走進了電視臺的演播室,成了一名地方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不安分的性格使然,兩年後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繼續當學生。眨眼間畢業了,便開始了電視臺沒日沒夜的電視記者的生活。雖然樣樣都能幹,可就是樣樣都不精,正好呀,成了“雜家”。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認識大家,朋友多了路好走!
|
|
|
|
|
|
|
潘增旗
|
|
姓名:潘增旗,讀起來很繞口,筆畫還挺多。年齡剛過而立之年,估計屬於大器晚成。
沒有作電視之前,感覺生活也挺安逸,説到我作電視這行,其實也很偶然,98年我陪一個好朋友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在他的一再慫恿下也帶著證件去了,報名合格5月份考試也沒認真復習,但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出來比錄取分數線高5分,我那個朋友卻沒考上。就這樣幸運的成為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編輯專升本的學生。
兩年的學習感觸頗多,看見同學們説起電視都內行的樣子,我心裏直琢磨,起點太低,必須笨鳥先飛,放了寒假和暑假那也沒敢去乖乖的當起了攝象助理,先從打燈練起。
2000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社會新聞部實習,我是倍加珍惜,看著老記們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創作手法紮實的文字功力,我是由衷地佩服,從聽場記到自己拿著偷拍機,慢慢的感受到電視人的辛苦,也慢慢的體會到創作的美麗。半年的鍛鍊可謂收益匪淺。
進入7月,中央電視臺二套節目全新改版,我又幸運的進入《互聯時代》欄目,從陌生到關注、從未知到熟悉、從不懂到了解,學習的過程也是漸進的過程,IT這個圈子説大不大,説小也不小。於是靜下心來開始挖掘如何能讓自己的節目出點彩。可謂絞盡腦汁,又體會到了作什麼都要厚積而薄發,於是回頭再想想腦海裏現在思索最多的四個字“思考、學習”。
|
|
|
|
|
|
|
李軼
|
|
《互聯時代》互聯你我,希望您能成為我和我們欄目的朋友。
聯絡方法:010——68500244 13701194154 gwwh@263.net
|
|
|
|
|
|
|
羅陽
|
|
羅陽,女,1979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家有父親、母親和妹妹。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就讀于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中學,畢業後與同一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讀書至今。
我的生活
無色空氣,多趣閱讀 :我知道,我與世界之間隔著許多門,閱讀便是我的敲門磚。那些歷時而積,經世而淀的文字藏在心中便成了一部部史、一幅幅畫、一支支曲,使我的追尋中有了明智、聰慧、縝密與邏輯……並在喧囂中找到詩意的棲息地。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