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龍門西山南段的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坐西朝東,開鑿于公元七世紀的唐高宗時代,竣工於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據《大盧舍那像龕記》的記載:在施工後期的鹹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曾助脂粉錢兩萬貫以完成這項宏偉的工程。這個大龕的造像內容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其高度皆超過10米,盧舍那大佛坐像通座高17.14米,弟子立像高10.65米,菩薩立像高13.30米,天王、力士各高10.30米。各像的高度以主像為最高,向兩側呈波浪高低起伏狀,就像群體建築由屋頂構成的天際線。主次分明而富有變化,使整鋪造像顯得豐富多彩,唐代的藝術匠師,按照佛教的儀軌,運用高超的技藝成功地塑造了這組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各具鮮明的性格特點。他們以盧舍那大佛為中心組合在一起,收到了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有位雕塑家拿歐洲的雕塑作品和中國龍門石窟像做了這樣的比較:如果把龍門大佛放在摩西旁邊一個是變化複雜的坐姿,突起的肌肉,強調動態和奮力的戲劇性的衣褶,一個是全然的休憩,純粹的正向,兩腿交叉,兩臂貼身下垂,這是"自我關照"的姿態。沒有任何離心力的運動,衣褶恬靜的節奏和劃過寬闊的前胸的長長的弧線,更增加了整體平靜的和諧。外衣雖然蔽及全身,但體魄的偉岸,四肢的形象仍然能夠充分表現出來。嚴格地説衣服本身並無意義,其作用乃在透露內在的心態和人物的身份。發頂的肉髻,兩耳依傳統格式長垂,面型方闊散射著慈祥柔和的光輝,整個神態幾乎沒有個性,也不顯示任何用力,任何欲求,任何人看到這雕像,即使不知道他代表什麼,也會懂得他具有宗教的內容。主題的內在蘊涵顯示在藝術家的作品中,他代表先知,還是神這無關緊要,關鍵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在鼓動著、並感染著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