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週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創作隨筆
精彩回顧
查 詢
製片人寄語
馬年過去,羊年來臨,套用民間一句頌吉祥的老話:叫三陽(羊)開泰,羊年大吉,這是我對全國觀眾的祝福。從《家園》欄目開播之日起,我們想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怎樣更好地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觀眾。讓老百姓認可我們的節目,喜歡我們的節目。為此,我們在廣大觀眾中進行了調查研究,也借電視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論證。針對欄目定位不夠準的問題,《家園》欄目加強了策劃工作,目的是另辟蹊徑。推出精品。欄目初步決定節目由歷史文化遺産,自然文化遺産轉移到民間文化方面來,中國的民間文化博大精深,滲透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孕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與民族情感……
鏈結
創作隨筆
畫眉深淺入時無
——關於《家園》欄目的定位與創作的思考
楊樹林
電視是一種年輕的藝術形式,中央電視臺許多欄目都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出新,不斷完善,逐漸走向輝煌的。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在今年延生了,而《家園》就是其中的一個長達60分鐘的演播室+外景的新欄目。它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依循,又沒有舊套路可以照抄,這就決定了《家園》必須創新,才可能立足,才可能發展。當然,這種創新不可能像文藝作品那樣,隨自己的興趣去創造,而是像聞一多先生説的那樣戴著鐐銬跳舞。第一,它必須符合第十套節目“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的整體要求,第二,它必須貼近觀眾,適應觀眾,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東西。
《家園》欄目從開播到現在,將近半年時間了,記得剛剛製作完成第一批節目時,心裏還真是有點沒底兒,不知它投入收視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直到最近,惴惴不安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但每一期節目完成,也仍擺不脫唐詩裏描寫的:“待曉堂前拜舅姑”,“畫眉深淺入時無”的那種小媳婦心態。事實上,我現在寫這篇文章,依然是這樣一種心態。
最近,我們走訪了一些電視理論家,採訪了一些觀眾,廣泛地收集各階層觀眾的意見。從反饋的信息看,無論是批評的,還是肯定讚揚的,都讓我們感到鼓舞,因為大家都關心這個欄目,感到雖不成熟,但是有新意,有特點,希望它能辦得更好,希望它有更高的收視率。在這裡,我借《當代電視》的版面,向廣大觀眾表示衷心地感謝,另外,我想同觀眾進行一次誠懇的交流,把我們欄目設置的宗旨,初衷和以後的想法,坦率地告訴大家,希望得到更廣泛的批評和支持。以便進一步更新內容,改進形式,更好地適應觀眾審美趣味與求知需求。
一、 欄目宗旨:大家園,大文化的思考
《家園》欄目的宗旨曾有一個由批判醜陋到歌頌美好的變化過程。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這個家園正在受到摧殘和損害。當今一切善良的人們都在憤慨疾呼要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無疑這是十分必要的,絕對是個熱點話題。但是我對《家園》欄目投入到這支批判大軍之中的必要性感到困惑。因為環保是不約而同、不言而喻的熱點,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我曾徘徊于長江之濱,我曾徜徉在黃河岸畔。強烈而深切地感受到萬里長江失去了昔日的容光,九曲黃河失去了往日的風濤。我們失去的僅僅是壯觀輝宏的自然嗎?我們失去的僅僅是珍禽異獸嗎?不,我們在失去自然家園美麗的同時,正在失去了歷史文化的遺存,人類的地球家園既是自然的,也是歷史的,文化的家園。今日《家園》在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在當代發生了綠色理念的斷裂,現代工業文明摧毀了人與自然,千萬年和諧融洽的關係。
因此,我贊成一位領導的説法,對《家園》這個概念,作比較寬泛的理解。《家園》不能只停留在自然環境污染,破壞這個層面上,不能僅僅從現實的生存利益著眼,而要把自然生態,人類生活,文學藝術及社會進步發展作為一個整體來觀照,只有對我們生存的家園輝煌絢麗的歷史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才可能對今日《家園》的被破壞有一個發自內心的震撼,美要醜來襯托,光要暗來對照,現實要歷史來做背景,這就是我們《家園》欄目的大家園意識。
所説大文化,是《家園》欄目站在世界先進文化的高度,由小的入口切進,既而開擴視野、拓寬思路,包容自然科學文化與社會科學文化多學科知識內容,顯示大自然的性格,自然生命的價值,顯示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思想光輝。總之《家園》由小切口進入大境界,表現大氣魄,提高節目的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豐富多彩的科學文化內涵,構成了節目的活力與張力,比如《泰山》和《廬山》兩個節目,就是多種文化內容交融的一個整體。《泰山》一山一水一聖人,厚重的民族文化顯示著豐富的民族個性,表現了漢民族審美寄託,而對太陽的崇拜,又與世界各民族太陽情結相聯絡,這又是對漢民族文化的一種超越,它體現了人類世界性的價值取向。《廬山》的科學文化內容,更勝《泰山》一籌,它不僅是個歷史博物館,還是個地質博物館,還是個生物多樣性植物園。科學家與人文學者侃侃道來,語流暢快。言語間閃爍著科學文化之光,照耀著人們的心靈。觀眾在獲得新知的同時,更深地感受造化山川之神秀,亂雲飛渡之從容。
二、 綜合多種電視藝術手段的結構格式
電視藝術是一個敞開的公共空間,它是屬於廣大觀眾的,不論我們有怎樣的想法,最終的構想只能是一個,要為觀眾設計,面向大眾,服務大眾,是電視藝術的主體功能和角度,形式再新,再美,觀眾不喜歡,不接受,都有悖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應該有這樣的效果,讓看過的觀眾説,挺有意思的,還真能學點東西。
社會生活如此豐富,人們的精神需求如此強烈,觀眾趣味差異明顯,作為欄目的操作者,一定要防止文化生産與消費之間脫節的現象。我們節目定位為中學知識水平的人群。目的是提升這一層面觀眾對美的需求,對知識的需求。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們首先考慮的是文化消費的自發性,既成心理和從眾心理。或許有人會説我們“媚俗”,會説合理的不一定是先進的,但我們是一定要先滿足觀眾,沒有這個前提,提高只是奢望。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其一,以人文觀點審視節目的全部文化內涵。現在社會上散文非常活躍,我們的每一個節目實質就是一篇優美的“大散文”。散文不論怎樣“散”,實質都是一個集中的主題,一種精神高度,一個貫穿始終的內在邏輯關係。我們要求每個節目的策劃、編導,從大量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知識中,提煉出一個顯示人格力量,生命價值的主題。比如《榕樹》,向觀眾介紹的是熱帶雨林中的一種植物,但貫穿其中的是榕樹作為熱帶雨林中霸王樹的絞殺性和博大的包容性。正如一個人的二重性格,矛盾而又統一,于複雜的衝突中發掘一種趣味。再比如《胡楊》,一種生活在乾旱大漠的植物,它堅韌頑強,有著生一千年,死一千年、枯一千年的生命意識,我們介紹胡楊的時候,著力突出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並把它與西北部的人群歷史結合在一起,胡楊這個大漠英雄就變成有人情,有靈性的壯美之樹了。
其二,追求畫面的優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什麼?美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的外部形態。人們所以感覺到美。實際上是人們在追求一種精神,美是同一切褒意詞連在一起的,人們所以這樣愛美,就説明美的事物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我們有義務,把我們發現的美一一展示給觀眾,激發觀眾對美的想象,對美的激情,對美的嚮往,對美的陶醉。我們要用美來感染每一個人,激發人們的社會良知。將這種良知轉化為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類家園的熱愛。
發現美,表現美,是個細活兒,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首先需要我們有很敏銳的審美眼光,羅丹不是説過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家園》欄目的編導、攝像人員,不僅都有一顆愛美之心,而且都有一個非常真誠的工作態度。一種追求美的執著精神。特別注重對美的發現和採擷。他們為畫面的美付出了巨大的勞動,辛勤的汗水。
其三,嘗試著融入多種文藝形式。人類家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禽一獸、都是人類的鄰居,都與我們有著親密關係,人與自然是相融互動的。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幾乎每一首都是由動植物比興而發,都與環境四季變化相關。大自然是人類精神情感,審美移情的寄託物,大量的歌舞,戲曲,詩詞,曲賦等都是緣情緣物而發,《家園》節目巧妙地將這部分內容融入,不僅活躍了演播室氣氛,豐富了內容與形式。例如我們做《竹》這一期節目,主題是“以竹代木”,把竹的生物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都講得很透徹,如果僅止於此,整個片子給人的感覺太嚴肅,缺少靈動,生氣,有人向我們推薦了一支竹樂隊,十幾種樂器,高中低音俱全,全部是用竹子製作的,而且是第一次在電視上出現,我們把這支竹樂隊演奏的節目穿插在《竹》中,頓覺演播室開拓出一片新天地,竹樂既是對竹子內蘊本身的挖掘,而且使竹子用途的外延擴展到極點,歡快的竹樂給人一種昂揚奮發的精神。一種樂現爽朗的情緒。在其它的一些節目裏,為了烘托一種情境,製造一種格調,也適當配置一些文藝節目,如為了顯示《泰山》的磅薄氣勢,我們選取了唐詩集句的歌曲作為開端,確實起到呼喚人們懷古之幽情的作用。
綜上所述,自我反思,感到《家園》欄目呈現出一定的個性化色彩,它初步把外拍專題、演播室、文藝節目等內容集合在一起,起承轉合還算流暢。但這種個性化色彩,招不招人待見,特別是這種節目個性廣大觀眾是不是看著順眼,是我們最關心的。
請告訴我們,我們期盼著。
(本文作者為《家園》欄目製片人)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