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泰山岩石有着28億歲的高齡,形成於距今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泰山山脈延綿黃河南岸兩百多公里,主峰巍峨雄峙在濱海的山東省泰安市內,在泰山的岱廟裏,存有碑刻200余通,其中不乏歷代皇帝留下的銘刻,有一通奇特的唐碑,它碑身雙石同座並立,覆以石蓋,這就是武則天公元660年派人所立的“雙束碑”。
武則天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女人,那麼她當時也很有點兒野心,她想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她內心的這種想法。那麼,這個碑如何來表達武則天她的意志的呢?它是由兩塊條石並立而成的,而且上面是一塊石頭做的碑帽,底下是一塊石頭做的碑座,也就是説他們並立天下,共治四方。雖然武則天當時還沒有當皇帝,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地位和權利是和皇帝一樣的,就是除了在政治上的寓意以外呢,因為武則天是高宗的皇后,所以是一種夫妻關係,所以這個碑就表達了他們夫妻之間的這種感情,所以老百姓把這個碑叫做鴛鴦碑,這是當時武則天派人立這個碑的意思。果然這個碑立了以後,過了大概5年,在公元666年那一年,她就鼓動了高宗李治來泰山封禪。
在泰山頂上,蒼岩如墻,峭壁如削,鐫刻了數十處摩崖石刻,而最有歷史價值,最為壯觀的就是皇帝封禪的摩崖石刻。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三年封禪時親自撰書了《紀泰山銘》碑,碑刻敘述了封禪的起因和規模,記有封禪儀典的過程。《紀泰山銘》碑形制宏偉、高大,1000個鎏金大字金碧輝煌,碑文通篇為八分隸書,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引來後人諸多的感慨。泰山封禪刻石銘記着一代君主政治、經濟、文化所取得的成就,選擇生命力如此恒久的岩石來刻碑記功,著以功績,的確是人類的一大發明。然而,泰山玉皇頂前聳立着一通古拙穩重的大碑,卻通體不刻一字,稱為“無字碑”,是漢武帝劉徹封禪泰山時所立。對此無字碑,古人評説不一,有人説,碑不着一字是漢武帝謙虛的表現,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渺小,做了皇帝,惶恐不已,還有人説,漢武帝自認為功績卓著,難以用文字表達,因此立碑岱頂不著一字,與有字碑相比,頗有此碑無字更有價的含義。而最著名的封禪刻石則是秦泰山刻石,它不但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中國古代帝王最早的紀功刻石。
無論是這些內容豐富的碑刻還是通體無字的碑石,面對着它,人人都能真切地觸摸到泰山帝王封禪的歷史脈絡。
|